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银幕到舞台:《映山红》的艺术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银幕到舞台:《映山红》的艺术新生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34316
2.
http://hi.people.com.cn/n2/2021/1022/c231190-34968624.html
3.
https://news.cctv.com/2024/02/07/ARTIqHqTp0GOVQpUa1qIDnmy240207.shtml
4.
https://www.sohu.com/a/734233410_255783
5.
https://e.gmw.cn/2023-11/27/content_36991889.htm
6.
https://e.gmw.cn/2023-11/23/content_36985505.htm
7.
https://www.sohu.com/a/472038353_120244154
8.
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5/23/6559119_0.shtml
9.
https://ent.cri.cn/2023-11-27/b4a1b78a-acc7-5c6c-76f3-6e9cbc2361b6.html
10.
https://www.xuekanba.com/lunwen/yishu/10-786.html
11.
http://static.zhoudaosh.com/files/cnews/2021/20210317/D8752AB833CAD3154E0AE327778223713FF375C6FD0F3598912B5218FD70717F/4.html
1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815685/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首诞生于1974年的经典歌曲《映山红》,曾是无数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如今,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这首承载着革命精神的歌曲,正以全新的方式被演绎和传承。

2021年6月,青春国潮互动舞台剧《永远闪闪的红星》在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首演。这部改编自李心田原著小说的舞台剧,以“青春国潮互动”为主要特色,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让红色经典焕发新生。

创新演绎:国潮风格与互动体验

在尊重原著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该剧运用了多种戏剧手段,并添加了呼麦、舞蹈、抽象画等元素,使该剧兼具经典魅力与时尚气息。全剧以潘冬子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舞蹈、古筝、声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立体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革命精神。

该剧的国潮风格体现在舞美设计上。导演张弓惊表示,团队选择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简约、抒情和写意风格,而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还原。这种抽象的艺术表达,不仅让舞台更具艺术张力,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

观众反响:跨越年代的情感共鸣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在场外打卡拍照,作为纪念。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在演出结束后谈到,“这一个半小时我一直沉浸在革命的、浪漫的、现实的、历史的教育当中。特别是现场不仅有我这样年龄阶段的,也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是还有很多小朋友,这三种人群都在享受一部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

专家评价: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

民族歌剧《映山红》的音乐创作融合了多种音乐素材,如《十送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以及江西民歌等,形成了强大的音乐戏剧张力。作曲家张千一成功地将这些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素材揉捏在一起,展现了其对戏剧音乐的掌控能力。

专家认为,这种创新演绎方式不仅让经典作品焕发新生,更拉近了民族歌剧与中国戏曲之间的距离,是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

结语: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从电影插曲到舞台剧主题曲,再到独立的民族歌剧,《映山红》的艺术生命在不断创新中延续。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更体现在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上。通过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红色基因正在以更生动、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传承下去,激励着新一代人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