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党建引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日益复杂,如何有效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成为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成为许多化工企业探索的新方向。
党建引领安全管理的实践案例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东华公司(以下简称“东华公司”)在党建与安全管理融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该公司通过“三步走”阶梯式推进的思路,稳步扎实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出彩、出新、出成果。
“三步走”融合模式的具体实践
第一步是谋篇布局,理清思路。东华公司党委提出了“一保障、五融合”的基本思路,即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各项治理结构,把党委、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到生产经营各条战线。在组织保障方面,公司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在30个部室、分支机构和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全部建立党组织,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同时,每年按照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为支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步是落地生根,多措并举。在“一保障、五融合”总体方案指引下,公司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一批生动的融合案例。例如,公司充分利用每月定期召开的运营会,安排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全程参会,全面了解掌握当月公司生产经营研发管理等各项工作进展。同时,公司坚持将创建先锋岗、责任区,成立攻坚组、突击队作为基层支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就成立了16支“抗疫保收、双百会战”突击队,担当起了公司发展主力军、先锋队的重任。
第三步是创新机制,提升实效。公司建立了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决策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除纪检委员全面单独设立外,探索性地在项目一线委派纪检监督员,激励党员不仅发挥好党内监督作用,还要发挥好项目监督、财务监督、决策执行监督、工作纪律监督,有效杜绝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新趋势
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十四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划方案》为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方案提出,要建立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专项排查整治的有效性,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同时,要构建准入严格、布局规范、技术先进的本质安全发展格局,加强产业转移、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提质升级、企业分类整治、非法违法“小化工”治理等专项整治。
未来展望与建议
党建引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安全发展的优势。未来,化工企业应进一步深化党建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建议包括: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目标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目标一致、责任共担。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借鉴东华公司的经验,通过党员突击队、先锋岗等形式,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利用VR等新技术手段,提升安全培训的效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党员和干部的考核内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推动智能化安全管理。结合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升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安全发展的优势,必将为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