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新型毒品的泛滥已成为全球性难题,其危害性不仅体现在身体健康上,更对成瘾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新型毒品吸毒人数已达151.5万人,占吸毒总人数的60.5%,新型毒品已取代传统毒品成为我国毒品滥用的主要类型。
新型毒品,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其特点是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让吸食者产生兴奋和幻觉等精神症状,导致严重心理依赖和损害。新型毒品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如伪装成“电子烟油”“笑气”“聪明药”“减肥药”“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
研究表明,新型毒品成瘾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一项针对182例新型毒品成瘾者的调查显示,其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成瘾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增加复吸风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毒品成瘾者的心理干预。干预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过程,需要与医疗专业人员合作,包括制定计划、收集信息、组成干预团队等步骤。同时,还需要跟进和持续支持,改变日常生活方式以避免复发。
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探索出“3+1+X”急性脱毒治疗方法,为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康复提供了有益参考。该方法结合中西医和心理干预,对3500例海洛因成瘾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注重个体化心理干预,包括摄入性谈话、心理测试等。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针对新型毒品的心理干预研究相对不足,缺乏系统性的防治模式。同时,社会对毒品成瘾者的歧视和排斥也阻碍了其康复进程。
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新型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这不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的介入,更需要家庭、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成瘾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毒品困扰,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