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早期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脂肪肝的早期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脂肪肝,这个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的疾病,其实早已悄然年轻化,发病率更是高达25%。在香港,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脂肪肝,这个数据令人震惊。更令人担忧的是,脂肪肝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了解脂肪肝的早期信号,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脂肪肝的六大早期信号
脂肪肝在早期可能并没有特别典型的症状,但身体还是会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发出预警。以下是六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信号:
食欲不振、乏力:这是肝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经常感到无缘无故的疲倦,或者对食物失去兴趣,就要提高警惕了。
肝脏肿大:脂肪肝常见的表现为肝脏肿大。若肝包膜受伸胀、肝韧带被牵引、脂肪囊肿破裂或发炎,则可见肝区痛及压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恶心呕吐: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
内分泌失调: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激活场所,脂肪肝时,病人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月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肝瘀斑、角化过度等。
谁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脂肪肝并非胖子的专利,瘦人也可能因为营养不良等原因患上脂肪肝。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 50岁以上人群
- 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
- 代谢综合征患者
- 长期吸烟者
- 肥胖或体重超标者
- 有脂肪肝家族史者
如何预防和干预脂肪肝?
脂肪肝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和干预建议:
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饮食。
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戒酒: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肝脂肪水平。
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脂肪肝虽然发病率高,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高对脂肪肝的认识,重视肝脏健康,不要等到症状明显时才采取行动。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