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全攻略:从饮食到保健,这些防暑降温小妙招请收好
夏至养生全攻略:从饮食到保健,这些防暑降温小妙招请收好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期的开始。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防暑降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夏至时节的养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调理:消暑饮品助清凉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体排汗量增多,体内损失的水分较多,多食汤水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消暑祛火。以下是几款适合夏至时节的消暑饮品:
- 山楂酸梅汤
- 做法: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白菊花、白糖适量。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 功效: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适合口干、口淡无味,不欲饮食者。
- 绿豆汤
- 做法:绿豆若干放入凉水内浸泡半小时,搓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并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熬煮15~20分钟,煎煮时不停搅拌,缺水时可适当加凉水。绿豆煮开花后,撇去浮沫,晾凉后饮用。
-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消暑。
- 冬瓜汤
- 做法:冬瓜250克,火麻油1小勺,食盐1小勺,花椒、姜适量。冬瓜洗净切片入锅中,加水后放入姜片、花椒粒,大火煮开转中火,将冬瓜煮熟,然后放入2滴火麻油、少许食盐调味后出锅。晾温后即可饮用。
-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
- 三豆汤
- 做法:取赤小豆、绿豆、黑豆各20克,洗净浸泡2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 功效:解暑清热,防暑降温。
此外,夏至时节还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肥甘厚味,多吃点绿豆、薏苡仁、小米、鸭肉等清补食物,可以避免苦夏。同时,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固表止汗、收敛心气,如山楂、乌梅、番茄、柠檬、柑橘等。而夏至人出汗较多,身体里的盐分会随着汗液一起排出体外,吃些咸味的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如海带、紫菜、虾等。
起居调养:晚睡早起加午睡
夏至时节,人体阳气的特点是阳盛于外,聚集于体表向外发散,相对体内的阳气较少。若此时过于贪食生冷食物,易使寒邪直中脏腑,损伤脾胃功能,引起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疾病。因此,夏至养生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二忌冷水洗浴;三忌夜卧贪凉。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食肥甘厚味,可以经常食用扁豆、薏米粥等一些祛湿的食物,南方的朋友可以适当吃些辛辣食物,以发散湿气。
夏至时节的起居调养尤为重要:
作息时间:夏至昼长夜短,养生也应效法自然,调整作息,夜卧早起,以使阳生阴长、气机调畅。此时要注重睡好“子觉”和“午觉”,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子是指半夜,午是指正午。中医认为,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较弱,“阳气尽则卧”,可养阳。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最弱,“阴气尽则寐”,午间睡半个小时左右,可护阴。
温水洗澡:夏季可坚持温水洗澡,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穿衣注意事项:夏天无论多热,都不可以袒露在外,可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寒。
运动调养:舒缓运动助养生
夏至过后,三伏将至。此时气候炎热,运动锻炼可适当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舒缓的运动项目,这有助于保持欢快、舒畅的心情,使身体气机畅达。但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此时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否则将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也可损阳。
精神调养:心平气和避动怒
夏季炎热,易使人烦躁倦怠,故应努力保持心平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切忌动怒发火。常常静坐,排除心中杂念,或听一曲舒缓音乐,皆可减慢呼吸,使心脏得到休息。嵇康在《养生论》中说炎夏“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法。
保健小妙招:泡脚艾灸助养生
- 泡脚除湿
夏至节气,可在每天睡前1小时,用热水泡脚20分钟,使身体微微汗出。这样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经络,起到健脾祛湿、通经利水、缓解疲劳的作用。
- 艾灸补阳
夏至体内阴阳气皆少,处于“外热内寒”之时,是扶阳祛寒的最佳时机。可以通过艾灸任督两脉的方法,生发阳气,调养气血,补充人体元气。取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穴,艾灸,每个穴位艾灸20~30分钟。在施灸前,喝淡盐温水,防止在施灸过程中汗流过多,而引起虚脱。灸完后闭上眼睛静休15分钟,平复气血。
- 按摩养心
点按极泉穴: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动脉搏动处。手法:以拇指指尖点按极泉穴2~3分钟,以微感胀痛为宜。功效:极泉穴属手少阴心经,经常按摩此穴,能起到温通心阳的作用,也可促进新陈代谢。
揉按期门穴:取穴:坐位或者仰卧位,自乳头垂直向下摸两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手法:用双手拇指按揉期门穴36次,力度适中。功效:期门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经常按摩此穴,可疏肝理气、排毒解热。
夏至养生禁忌:八个禁忌要谨记
不开窗通风:夏季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会变差,反而致病。
常吃隔夜菜: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渴了急喝水:突然大口饮水可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等到渴得难受再喝水。
冷饮不离手: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
冲洗冷水澡: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整天不出汗: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这样的体质最需要锻炼出汗。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在户外锻炼半小时。
熬夜不休息:夏季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因此建议在23点前入睡。午睡对防病养生也起着关键作用,可以缓解一上午的疲劳。
饮食摄入不足:夏季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天再热,也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夏至时节的养生之道,涵盖了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养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中暑,保持身体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