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因性疼痛:脚趾痛竟源于心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因性疼痛:脚趾痛竟源于心理?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5%9B%A0%E6%80%A7%E7%96%BC%E7%97%9B%E7%BB%BC%E5%90%88%E7%97%87/8469731
2.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40575.html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1630236
4.
https://heho.com.tw/archives/158190
5.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622/content-1387331.html
6.
https://m.antpedia.com/news/2590857.html
7.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PalliativeCare/zh-HK/Symptom-Management/Pain/
8.
https://gp.cmt.com.cn/detail/872627.html
9.
https://heho.com.tw/archives/199652

近日,一则新闻报道引发关注:长沙一名11岁男孩因思念父母而出现腿部疼痛近一个月,辗转二十余天查不出病因,最后在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心因性疼痛”。这一案例不仅让人感叹“思念真的可以是一种病”,也让我们对疼痛有了新的认识。

01

什么是心因性疼痛?

心因性疼痛,也称为心理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的疼痛类型。它指的是在没有明显的身体病变或生理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的慢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头痛、背痛、腹痛或肢体疼痛等,但经过详细检查却找不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心因性疼痛并非患者“装病”或“想象出来的疼痛”,而是真实存在的。患者确实能感受到疼痛,但这种疼痛源于心理因素,而非身体损伤。这种疼痛往往与情绪冲突、心理压力或精神创伤有关,是心理问题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02

心因性疼痛的治疗

心因性疼痛的治疗与一般的身体疾病不同,不能单纯依靠止痛药。其治疗需要从心理层面入手,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理解疼痛背后的心理意义,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新方法。

  2. 行为疗法:鼓励患者逐步增加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关注疼痛。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3. 放松训练:教授患者使用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巧,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4. 药物治疗:虽然止痛药效果有限,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来缓解症状。

  5.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人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对待患者的疼痛,避免过度关注或忽视。

03

案例分析:11岁男孩的“思念之痛”

在上述案例中,11岁男孩因思念父母而产生的腿部疼痛,就是一个典型的心因性疼痛案例。男孩的疼痛是真实的,但经过多项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的身体病变。医生最终诊断为心因性疼痛,并通过心理治疗和安慰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个案例说明,心理因素确实可以导致身体疼痛。当孩子在心理上感到压力或痛苦时,如果缺乏适当的表达渠道,这些情绪就可能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及时的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04

关注心理健康

心因性疼痛的案例提醒我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还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当遇到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时,除了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外,也要关注心理因素的影响。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扰,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就可能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表达机制。

心因性疼痛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它确实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健康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重要的是,我们要打破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和偏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