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城探秘:直隶总督署&满城汉墓必打卡!
保定古城探秘:直隶总督署&满城汉墓必打卡!
保定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在这座古城中,直隶总督署和满城汉墓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分别代表了清代和汉代的辉煌历史,共同诉说着保定这座古城的厚重与沧桑。
直隶总督署:清代省级衙署的典范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301号,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直到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扩建后正式成为直隶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堪称清王朝历史的缩影。
直隶总督署坐北朝南,采用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风格。其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分为东、中、西三路,各路均为多进四合院格局。中路建筑为衙署主体部分,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各院正房均建筑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配以左右耳房、厢房等。整体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仪门院、公生明牌坊、大堂院、二堂院、官邸院、上房院,这些建筑均保存完好。
直隶总督署不仅是清代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更是清王朝统治华北地区的中心。自建立以来,共有74人、99任次的总督在此任职,其中包括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历史名人。这些总督在任期间对直隶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直隶总督署被誉为“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满城汉墓:汉代地下宫殿的惊世发现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陵山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了一座沉睡两千多年的古墓。这座古墓就是著名的满城汉墓,它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合葬墓,也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满城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采用以山为陵的营建方式,墓道及墓室凿山而成,呈弧形。两座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均由墓道、甬道、北耳室、南耳室、中室、后室六个部分组成。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堪称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墓内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举世闻名的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而且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充分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实用旅游攻略
直隶总督署:
- 门票:30元
- 开放时间:夏季8:30-17:30,冬季9:00-17:00
- 夜游开放时间:19:00-21:00
- 建议游览时间:2小时
- 亮点:夜游时的《遇见总督》演出,讲述了唐执玉兢兢业业、忧国忧民的一生,虽然形式较为简单,但演员的台词功底很好,值得一看。
满城汉墓:
- 门票:60元(含靖王墓和窦绾墓)
- 开放时间:4月1日至11月1日8:30-17:30,11月2日至次年3月31日8:30-17:00
- 建议游览时间:2小时
- 亮点:墓中出土的文物,如今都展出在河北省博物院,确实精美。其中刘胜和窦绾的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另外,景区内还有不少动物,可以带些食物喂养。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游客,直隶总督署和满城汉墓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让我们得以一窥千年之前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