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诗词大会》:用字谜游戏点亮汉字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诗词大会》:用字谜游戏点亮汉字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50841061_500680
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3/t20200321_433257.html
3.
https://www.sohu.com/a/222696661_731701
4.
https://m.fx361.com/news/2018/0327/19747950.html
5.
https://www.xiaohujing.com.cn/15698.html
6.
https://k.sina.cn/article_3973518722_ecd715820010047vz.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20/12/1202394_630519733.shtml
8.
https://culture.cnjiwang.com/whrx/201702/2322948.html
9.
https://www.zzlib.org.cn/news/detail?mid=20&did=2756&type=culturalinformation

“左边是古人,右边是古人。中间。如不要。是个读书人,他一字。”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学”。这个简单的字谜,不仅展示了汉字的独特结构,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习的重视。而这样的字谜,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屡见不鲜,它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广受欢迎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自2016年首播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季,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据统计,仅第二季就有4.87亿观众收看,总决赛收视率高达2.39%。这样的数据背后,是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和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

节目通过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对句题、图片线索题等,全方位考察选手的诗词知识。其中,字谜题以其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最受欢迎的题型之一。比如“千人针”这个字谜,答案是“会”,因为“千人”即“人千”,“针”是“会”的一部分,合起来就是“会”字。这样的题目不仅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更需要他们对汉字结构有深入的理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不断创新,设置了许多新颖的环节。比如“身临其境”题,让命题人走进自然、文物古迹,在山水实景中出题;“三合一”连环绘画题则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成为致敬传统文化的特殊方式。这些创新不仅让节目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中,更深刻地理解诗词和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节目形式,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播。节目通过选手的故事,展现了诗词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比如回到大山教书的张汇林、筑梦非洲的海外铁建人李晶、为女儿圆梦的坚强母亲翁志平等,他们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诗词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此外,节目还注重立德树人,将诗词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比如在第五季节目中,10期节目分别由家国、英雄、青春等主题引领全篇,支撑起贯穿始终的家国情怀。这种将诗词与选手人生故事紧密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诗人的人生与家国历史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大时代与个体生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它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古老的诗词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全国报名人数从第一季的3万多人增长到第五季的40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诗词,这正是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大贡献。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重新认识了诗词和汉字的价值。它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如一位观众所说:“《中国诗词大会》让我重新爱上了诗词,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