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丁啉心脏风险引关注,专家:别再当助消化药使用
吗丁啉心脏风险引关注,专家:别再当助消化药使用
“消化不良,请吗丁啉帮忙”,这句广告语在中国家喻户晓。作为一款常见的胃动力药,吗丁啉(多潘立酮)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年销售额高达6亿元。然而,这款在中国备受青睐的药物,在国外却多次被警示甚至限制使用。
心脏风险引发全球关注
早在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发布警告,指出多潘立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猝死,因此从未批准其作为人用药上市。在加拿大,吗丁啉于1985年上市,但因安全问题于2002年被停止使用。2007年,加拿大卫生部报告了9例与多潘立酮相关的心律失常病例,涉及患者年龄从2个月到74岁不等。2012年,加拿大卫生部进一步警告该药物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风险相关,建议每日剂量不超过30毫克,疗程越短越好。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2014年发布报告,指出多潘立酮与严重心脏疾病风险相关,建议在整个欧盟范围内限制其适应症,仅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并建议成人和体重超过35公斤的青少年每次服用剂量减小至10毫克,每日最多3次,使用不应超过1周。
中国使用现状令人担忧
相比之下,吗丁啉在中国的处境截然不同。该药于1989年在中国上市,目前被归为甲类非处方药,并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尽管说明书上明确标注了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但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广告宣传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习惯。吗丁啉的广告将其定位为一款“促消化”的胃药,导致许多患者将其作为助消化药长期使用。另一方面,作为甲类非处方药,患者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且在没有药师用药建议的情况下也能直接买到,这进一步增加了滥用风险。
专家指出,吗丁啉的热销离不开成功的产品定位,虽然最早此药是以止吐功能为主,但多年广告宣传将其定位为一款“促消化”的胃药。在最新的吗丁啉广告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饭后消化好,旅途更轻松”,“快速缓解不消化、胃胀、胃痛”。这样的宣传方式,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印象,即饭后不消化就吃吗丁啉。
北京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药师表示,总体而言多潘立酮对于无心脏疾病患者,短期少量用于治疗恶心呕吐症状仍是安全的,但患者有权知晓不良反应信息,并培养科学用药安全意识。
专家建议:谨慎使用,遵医嘱服用
专家建议,吗丁啉不应作为常规助消化药使用,尤其是以下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 12岁以下儿童慎用
- 有心脏病史的患者禁用
- 机械性消化道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禁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成人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 用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周
专家还建议,患者在使用吗丁啉时应注意观察心脏是否有不适,如出现头晕、心悸、晕厥或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此外,增强胃动力的药物不止多潘立酮一种,促消化还可选择消化酶类药物,患者可多尝试些替代方法。
结语:理性用药,安全第一
吗丁啉的心脏风险不容忽视,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对于无心脏疾病患者,短期少量使用仍是安全的。关键是要改变将其作为常备助消化药的习惯,遵医嘱服用,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同时,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机制,更新说明书,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