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临边防护升级,建筑工人更安心
五临边防护升级,建筑工人更安心
2025年1月,中山市住建局开展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72个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发现多个项目存在临边防护不足的问题。其中,部分项目作业层两侧防护设置不足,楼顶天台临边防护缺失,深基坑临边防护及警示标志设置不完善,这些问题暴露出建筑工地在五临边防护方面仍存在诸多隐患。
五临边防护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临边防护不到位极易导致坠落事故。钢筋临边防护栏杆作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防护设施之一,其设计和安装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钢筋临边防护栏杆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与高度要求: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杆位于中间位置。当总高度超过1.2m时,需增设横杆,间距不超过600mm。
立杆设置:立杆最大间距为2m,确保结构稳定。
固定方式:栏杆立杆底端须牢固固定,具体方法如下:
- 土体上采用预埋或打入方式;
- 混凝土面通过预埋件连接;
- 砌体上使用含预埋件的混凝土块,并确保与立杆牢固连接。
承载能力:防护栏杆需能承受任何方向至少1kN的外力作用,特殊情况下(如人群拥挤)应增强结构强度。
封闭措施:宜张挂密目式安全网或其他材料进行全封闭。
此外,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当临空高度≥24m时,栏杆高度不低于1.1m;低于24m时,不低于1.05m。栏杆底部0.1m范围内不应留空,且不得有可踏部位。
然而,仅仅制定规范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安全监督等。工人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了解安全规范,并将其融入实际作业。同时,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防护设施的状态,及时预警;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新型材料的应用则可以提升防护设施的耐用性和防护效果。
总之,五临边防护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应用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防护效果,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