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烟草减害研究:香烟新品真的安全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烟草减害研究:香烟新品真的安全吗?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2firsts.cn/news/2firstsguan-dian-ke-ji-xiang-shan-feng-wei-dian-zi-yan-zai-yan-cao-jian-hai-de-jia-zhi-feng-xian-he-jie-jue-zhi-dao-ji-yu-zui-xin-de-ke-yan-he-ji-shu
2.
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xf/689362.shtml
3.
https://ysg.ckcest.cn/ysgNews/201740.html
4.
https://www.2firsts.cn/news/detail?id=1472
5.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obacco
6.
https://www.2firsts.cn/news/detail?menu=editorial&id=12718
7.
https://www.2firsts.cn/news/ri-ben-yan-cao-tui-chu-juan-yan-pin-pai-meviusxin-pin-2025nian-1yue-quan-guo-fa-shou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吸烟与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烟草减害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谢剑平等专家发现,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物质可表征其危害性,而美国FDA也公布了93种潜在有害成分名单。这些研究表明,通过品种选择、栽培措施和烘烤手段,可以降低烟草特有亚硝胺等有害成分。然而,新推出的香烟产品是否真正减少了这些有害成分?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01

烟草减害研究新进展

美国知名行为学研究机构ARAC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风味电子烟不仅显著减少了每日卷烟消耗量,还在戒烟率上高于烟草味版本。在2024年CORESTA大会上,ARAC展示了其纵向随机实验转换研究(LRESS)的结果,研究表明,调味一次性电子烟不仅显著减少了每日卷烟消耗量,还在戒烟率上高于烟草味版本。

在卷烟市场,各大品牌也在积极布局减害产品。2024年,卷烟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高端化”、“低焦油”、“细支烟”三大发展趋势。据统计,2024年共有17款焦油含量8mg及以下的卷烟新品面世,其中不乏“中华(细支3mg)”、“南京(细支九五3mg)”等超低焦油产品。这些新品通过技术创新,在保持口感的同时降低了焦油含量。

在技术创新方面,各大品牌各显神通。江苏中烟开发的“中式低焦细支技术序列”,通过数字化配方设计、高品质香原料应用等四维创新技术,成功推动低焦系列化、低焦高端化发展。云南中烟的“荷花”品牌通过在滤嘴中添加提香线,不仅降低了过滤体系对烟气中水分的截留,还增补了烟香、柔顺口感,提升了品吸质感。“真龙(海韵)”则采用了三元复合滤棒,通过高吸附性醋酸纤维、活性炭填充和具有活性成分的生物滤嘴三重净化功能,实现了对有害物质的高效截留。

02

减害技术的科学评估

然而,烟草减害技术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指出,“减害降焦”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骗局,国际上早已证明那是烟草企业的营销把戏。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廖明阳也声明,学会当前未授权任何烟草企业使用“中国毒理学会”的名称,也未签署有效授权或合作协议。

以五叶神和金圣为例,这两个品牌都宣称通过中草药技术降低了卷烟危害。五叶神声称其“神农萃取液”可以避免肺组织损伤、心脏病和其他疾病发生,而金圣则宣称其产品具有增强机体细胞抗氧化功能、保护细胞膜、稳定细胞内环境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然而,这些说法都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郑玉新指出,五叶神提供的实验数据不足以证明其产品确实降低了健康风险。他强调,如果一个公司生产的产品自己声称健康风险更低,他们必须提供科学证据表明该产品的健康风险更低。而初级的、常规的致死急性毒性指标,目前不能得出中药卷烟对人健康危害减低的结论。

03

监管机构的立场与挑战

在美国,FDA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反烟草团体要求彻底禁止所有烟草产品;另一方面,烟草行业则指责FDA忽视减少伤害的替代方案。FDA烟草产品中心主任Mitch Zeller承认,该机构需要改进其审查流程,以更好地平衡公共卫生和行业发展。

在中国,中国工程院已经取消了“烟草科学与工程”院士增选,但未撤销已有烟草院士称号。这一决定反映了科学界对烟草减害研究的谨慎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与钟南山、巴德年联合103名院士,上书工程院要求取消谢剑平的院士资格。他们认为,谢剑平的工作不是没有造假,是造了假的。目前的调查结论没有回答质疑者的问题,答非所问。

04

结语

烟草减害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领域。虽然一些新技术在理论上可以降低吸烟危害,但其实际效果仍需更多科学证据支持。监管机构在平衡公共卫生利益与行业发展时,需要制定更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更透明的审批流程。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所谓“低害”产品时,应保持理性态度,充分了解其科学依据,同时也要认识到,最安全的选择始终是不吸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