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雨季干旱致水稻减产,全球大米市场面临供应紧张
印度雨季干旱致水稻减产,全球大米市场面临供应紧张
2025年,印度遭遇了100多年来最干旱的8月,雨季降雨量仅为长期平均降水量的94.4%。这场罕见的干旱不仅影响了印度的农业生产,更可能对全球大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印度雨季降雨不足,水稻种植面积减少
印度气象局数据显示,2025年印度雨季累计降水量为820毫米,低于长期平均降水量868.6毫米。特别是8月份,降雨量较长期平均水平暴跌36%,创下1901年以来同期最低纪录。虽然9月降雨量有所反弹,但整体降雨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
截至8月26日,印度夏季水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了近6%。其中,西孟加拉邦和北方邦的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这两个地区的稻谷产量占印度总稻谷产量的1/4。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的水稻减产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全球大米供需紧张,印度减产雪上加霜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但全球谷物贸易量的最新预报数比2023/24年度水平下降5.6%。美国农业部已将2023/24年度全球大米供应预测从5.18亿吨下调至5.135亿吨,预计需求量为5.22亿吨,供应短缺约400万吨。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产量变化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前两个月,印度大米出口量达91.2万吨,同比增长2.1%。但随着国内产量下降,印度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限制出口的措施,进一步加剧全球大米供应紧张的状况。
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越南食品协会的数据显示,越南出口大米价格在大幅下跌后出现横盘整理。过去一周,破碎率25%大米价格下跌20美元,至每吨584美元;破碎率5%大米价格下跌19美元,至609美元/吨,略低于泰国大米价格。与此同时,100%碎米价格为每吨508美元,比泰国大米高出25美元。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大米价格今年将平均上涨6%。分析师表示,由于供应有限,2024年大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虽然近期大米价格有所回落,但市场普遍预期,在全球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大米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再次上涨。
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大米减产和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印度已经限制大米出口,并对洋葱出口征收40%的关税。越南政府则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提高单产来应对挑战。全球主要大米进口国也在积极寻找替代供应源,以减轻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各国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同时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更加稳定和透明的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也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印度雨季的干旱不仅影响了本国的农业生产,更可能通过大米市场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粮食安全。这场气候考验再次提醒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