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中的环保新举措:专家解读
石油开采中的环保新举措:专家解读
2012年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旨在指导行业合理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政策为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方向,强调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政策目标与要求
该技术政策提出了到2015年末的具体目标: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均需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工业废水回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同时,要遏制重大、杜绝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逐步实现对行业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政策强调,石油天然气开采要坚持油气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油气田整体开发与优化布局相结合,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末端治理,注重环境风险防范,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行业实践与成效
中国石油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工作。2023年,中国石油节能量达86万吨标准煤,用能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公司通过实施油气生产系统提效、余能利用与天然气回收、能量系统优化等项目,不断加大节能、降碳、减排力度。
在大庆油田,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大庆油田采油七厂工艺研究所节能技术室主任黄冲表示,将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契机,加快工程进度,扩大油田新能源规模,促进节能降碳。此外,大庆油田还开展了“节能降碳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积极行动”的良好氛围。
专家解读与建议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政策法规与标准研究所所长袁波指出,建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监测评价机制非常重要。他认为,具体的核算标准也要跟上,当前企业碳排放数据主要是依据国家温室气体核算相关技术规范计算出来的,核算数据对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影响很大,但当前采用的核算标准亟待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确保核算数据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低碳技术进步的水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强调,建立评估机制非常必要。对于管理部门来讲,未来制定、调整政策会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办法作为依据。评估机制里要尽量考虑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具体差别,尽可能做到评估体系的全面和客观。另外,评估体系本身的科学性也要时常评估,根据发展实际作出动态调整。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石油开采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挑战。《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方向。中国石油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在节能降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要实现真正的绿色低碳转型,仍需不断努力。
未来,石油开采行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技术创新:继续研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如二氧化碳驱采油技术、低渗透地层的注水处理技术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管理优化: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监测评价机制,科学设定能耗和碳排放目标,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政策支持: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石油开采行业的环保之路任重道远,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稳步前行。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