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妈妈厨房”:让爱与责任温暖校园餐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妈妈厨房”:让爱与责任温暖校园餐桌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08976
2.
https://hb.dzwww.com/p/p5Jtq5MYQG9.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5/21/85320944_1144634658.shtml
4.
https://jyj.tongliao.gov.cn/xwzx/tpxw/202501/t20250112_916824.html
5.
https://www.harbin.gov.cn/haerbin/c104887/202501/c01_1036200.shtml
6.
https://www.dx.gov.cn/dxjyj/0300/202412/7660e557880640ec97d664f4b9da4914.shtml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如何创新食堂管理模式,让学生吃得实惠、安全、营养、美味,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01

从困惑到创新:一个副校长的思考

重庆市合川区中南小学副校长尹小华曾陷入深深的困惑:学校一直重视食堂饭菜质量,食材新鲜、大厨精心烹饪,但学生们却不买账,每天产生大量厨余垃圾。值周教师反馈学生们总抱怨“菜不好吃”,这让学校管理层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反思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传统的食堂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点菜:大厨整理出平台采购食材所能制作的菜单,各年级选派学生代表进行投票,依据票数高低确定受学生欢迎的菜品,并由后勤人员根据营养搭配分配到每日菜单中。

这一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部分菜品深受欢迎,孩子们要求阿姨多打,到最后往往吃不完,个别孩子甚至为了多吃喜欢的菜,吃完喜欢的菜就倒掉其他饭菜再次打饭,导致浪费现象再次反弹。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通过集会向全校师生发出“节约粮食”的倡议,号召孩子们珍惜粮食,根据自己的饭量合理打饭,允许吃饱吃好后按需二次打饭,但坚决杜绝浪费。同时,值周教师加强对倒饭情况的监督检查,孩子们也逐渐形成了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的意识,“节约是美德”成为了校园内的新风尚。

02

“妈妈厨房”: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在山东省威海市羊亭学校,一场食堂自主经营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学校在招聘食堂员工时,惊讶地发现28名员工中有20人竟然是在校学生的父母。学校管理层起初担心这些家长会给学校“挑理”,但在沟通会上发现,家长们与学校的目标高度一致:都想让孩子吃好吃饱吃得有营养。

“妈妈厨房”就这样成立了。满载爱心的妈妈大厨不仅懂得厨艺,更了解孩子们的喜好。骨汤面、莲藕肉丸、花样小馒头……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妈妈牌食谱不断出炉。妈妈大厨还成立膳食委员会,担当起检验员、监督员,每天清晨轮着班早早到校验菜、称重、分拣,连以前员工最不愿意管的孩子打饭纪律,妈妈们也都打起了精神。

食堂不仅提供营养套餐,也提供情绪价值,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亲切感。当孩子们吃到妈妈们制作的食物,孩子们对饮食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明厨亮灶”不仅晒在了阳光下,更是晒进了学生心里,学生们更加感受到学校也是家,在学校也有了心灵的寄托。

03

从参与者到示范者:身教重于言传

在学生成长初期,身教往往重于言传。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作用,妈妈大厨们精心处置每一道饭菜,勤勤恳恳的模样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校借机推出“妈妈大厨邀你来”活动,由妈妈大厨邀请班级里的其他家长到校,品尝美味之余,与教师来一次沟通会,交换意见、畅谈合作,陪孩子以及孩子的好朋友吃一餐家常饭,叙一叙开心的事,诉一诉心中情。这些行动不仅拉近了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更主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些极具烟火气的沟通交流中看到了做人做事的样子,种下了一颗颗美德的种子。

04

从示范者再到建言人:育人无边界、成长无止境

成为“妈妈厨房”的员工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大幅提高,他们不仅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关注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学校的其他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让不同职业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学生父母走进课堂,开展饮食文化、劳动教育等课程或活动;有的爸爸会维修,从此学校的水管暖气再没出现过故障……“妈妈厨房”成为了家长角色转换的纽带,家长再也不是那个焦虑满满、疑虑重重的教育旁观者,而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分子,给学校带来了多样化的视角和经验。

05

“妈妈厨房”模式的推广与挑战

哈尔滨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妈妈厨房”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有条件的学校纷纷开办校园食堂,邀请家长妈妈参与帮厨。哈一中“广益学子”食堂日均为1100名师生提供就餐服务,通过“三严”措施确保用餐安全。新疆第二小学校通过家长会、微官网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确保有健康证的妈妈们根据实际特长分配适合的岗位。

然而,这种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管理难度增加,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管理制度;成本问题,需要平衡家长参与和食堂运营成本;以及如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公平享受到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

06

未来展望

“妈妈厨房”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创新食堂管理模式需要坚持以下几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食育与德育相结合,坚持改进和创新。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食堂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家校合作的新平台,让学校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成效。

正如一位校长所说:“‘妈妈厨房’装得下孩子舌尖上的期待,也装得下家长的托付,更装得下教育人的情怀。”这种创新管理模式,正在为更多学校的食堂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