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大运河畔的文化瑰宝
清江浦:大运河畔的文化瑰宝
“南船北马古都头,大河奔流载盐舟。”这句诗描绘了明清时期清江浦的繁华景象。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清江浦区不仅见证了中国漕运的兴衰,更孕育出独特的运河文化,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瑰宝。
千年古邑:因运河而兴的繁华都市
清江浦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但真正让它崛起的是明代永乐年间开凿的清江浦河。这条人工运河的开通,使清江浦从一个荒凉之地迅速发展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商贸重镇。明清时期,清江浦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成为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清江浦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名人雅士。明代诗人方尚祖曾用“最是襟喉南北处,关梁日夜驶洪流”来形容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忙的水运景象。清代诗人王士祯则留下“北望清江浦,迷茫烟霭中。帆樯通楚甸,楼阁隐吴宫”的诗句,展现了清江浦的繁华景象。
运河明珠:串珠成链的名胜古迹
漫步清江浦,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运河文化长卷。清晏园、清江浦记忆馆、清江浦楼等景点,如同一颗颗明珠,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千年记忆。
清晏园,这座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江淮第一园”。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水池相映成趣,处处彰显着古代园林艺术的精湛。
清江浦记忆馆则是一座展示清江浦历史变迁的博物馆。馆内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清江浦从一个荒凉之地发展成为繁华都市的历史进程。
文化传承:非遗瑰宝绽放新光彩
清江浦的文化魅力不仅体现在古迹遗存上,更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中。每年春节期间,清江浦区都会举办新春非遗作品展,展出剪纸、烙画、蛋雕等精美非遗作品,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年春节期间,清江浦区还特别举办了“带着老外过春节”主题非遗文化活动。来自淮阴工学院的留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了写“福”字、剪窗花、拓印年画等传统技艺,感受中国春节的浓厚氛围。
清江浦区还积极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开发“清江浦文旅云”APP,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让游客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非遗文化。
美食荟萃: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
清江浦不仅是运河文化的明珠,还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依托运河的便利交通,清江浦自古就是南北食材的集散地,为淮扬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江浦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从精致的淮扬菜到地道的淮安小吃,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这座城市的饮食智慧。软兜长鱼、平桥豆腐、文楼汤包等经典名菜,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名人荟萃:文化繁荣的见证
清江浦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还体现在人才辈出上。这里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京剧大师王瑶卿、周信芳,摄影大师郎静山等。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丰富了清江浦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清江浦区,不仅是淮安的唯一主城核心区,还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创新创业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作为古典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文旅融合的绝佳地,清江浦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平安建设先行区、全国法治建设先行区等荣誉。
清江浦,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千年古城,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现代都市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千年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领略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