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弥陀寺:石柱山下的千年古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弥陀寺:石柱山下的千年古刹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5%E9%99%80%E5%AF%BA/8500213

弥陀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石柱山擎天石柱峰西北方向300米处的柏树林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佛教寺院,曾是"天台八庵"之一,历经沧桑后于1999年复建,现已成为一处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综合旅游胜地。


翠柏掩映弥陀寺 安国平拍于2024

历史沿革

弥陀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称弥陀庵,为佛教寺院。清代及民国初期,寺院佛教活动兴盛。抗日战争时期,此地被日伪控制,僧人大都逃亡。50年代初寺内最后两名僧侣还俗,1956年夏,殿宇建筑被山洪坍塌,仅存残垣。

明朝万历年间仁常禅师相继在天台山建庵八所,故有“天台山八大庵”之称(石柱山与周围群峰共称天台山)。以弥陀庵为中心,成为临济宗传灯丛林。

1999年以来,由赞皇籍僧人燃灯化缘复建弥陀寺。寺山而建,因山就势,自东向西鳞次栉比,逐步升高,在原来弥陀庵基础上已竣工建起了大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僧房、厨寮、居士楼一应俱全。佛教建筑虽系新建,但庄严雄伟,古色古香。


弥陀寺白玉阶 安国平拍于2024


弥陀寺一角 安国平拍于2024


弥陀寺山门里 安国平拍于2024


弥陀寺与擎天柱 安国平拍于2024


弥陀寺大院 安国平拍于2024


弥陀寺 安国平拍于2024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尊樟木雕就的立佛像,分别是阿弥陀佛等。左侧复建了开山祖师和骨灰灵塔。

文物遗址

据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记载,弥陀寺原有弥陀寺塔,寺早毁,现仅存残塔一座。原为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现存首层和第二层大部分,残高5.4米。首层南面辟券门,内设塔心室,砖叠涩塔檐。第二层塔身略呈倒梯形。塔旁存清碑二通。

兴盛时期

改革开放后,佛教日渐兴盛。1998年秋释燃灯法师行至石柱峰下,搭茅棚而住,持戒禅修,弘法利生。发愿修复古寺,报四重恩,担如来业,令佛光普照。现如今已修复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念佛堂和祖师塔。计划修建陀罗尼佛塔,地藏殿和禅堂。

和平盛世,古寺新貌。相信石柱山护国弥陀寺定会日见兴盛。

旅游景观

石柱山位于赞皇县城南16公里。地质构造为水成岩地貌。是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风景区。自然景观以天台石柱、千亩柏林为主题,人文景观以白衣庵、弥陀寺、天台湖为主题。全区总面积共12平方公里。

石柱山又称天台山,位于赞皇县南部的院头镇,海拔599米,为赞皇县南境最高峰,距离省会石家庄60公里。由于风景秀丽、历史上有许多游客前往,并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有“房子多胜境,最佳数天台”诗句。明万历间(1573--1619年),仁常禅师开山建庵,建成闻名的“天台八庵”(含临城部分),又为石柱山上笼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

旅游意义

山上的柏树也多了起来。走了几个S弯儿后,来到了护国弥陀寺。寺里抬头可见高高的石柱山。旧寺已毁,正在建的没有山门,大门更像是农家的院门。一座大香炉矗立在大雄宝殿下面。除了大殿外,其他观音殿地藏殿等连佛像也没有。右边几个工人正在清理地基,说要在那里建一座佛塔。出寺右上沿崎岖小径,前往石柱山。说是小径,其实就是就是有些人迹。两边槐枣荆棘蔽日,寻路同时还要注意脚下。

不时被枣刺划一下。终于大汗淋漓到了石柱峰下。峰高几十米,气势恢宏,须仰头才能望见峰顶。站在纵面,此时看到的峰体才像一石柱。但我感觉更像一把金鞭直指苍穹。峰下有大石堆出的平台,可一览众山。但草木茂盛,高出平台数米,影响视线,加上天色阴沉,很是不爽。

地理位置

河北省石家庄赞皇县石柱山护国弥陀寺,古称护国弥陀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