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描写手法全解析:人物景物描写技巧详解
15种描写手法全解析:人物景物描写技巧详解
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而描写手法则是写作中的重要技巧。掌握不同的描写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更准确地描绘人物和景物,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本文将详细介绍15种常用的描写手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大类,每种手法都配有具体例子和使用效果分析,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描写手法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手法种类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例如: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步移法、定点描写及随时推移法五种。
人物描写手法详解
人物描写手法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基本就是:
-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
- 语言描写
-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
- 心理描写
- 神态描写。
间接描写可以通过:
- 人物
- 环境
进行烘托
描写的详细程度分两种:
- 白描
- 细描
直接描写:肖像描写
描写人物的外形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人物的容貌行止、神情、身材、姿态及服饰等。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好处: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直接描写:语言描写
描写人物的独白或对话,可能是自言自语或者与其他人沟通!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好处: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征。有助于映衬主角,使读者能闻其声,如见其人。
直接描写:行动描写
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伟明弯着腰,两只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篮球,两眼溜溜 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好处:展示人物的行为,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
主要是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的历程,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主要用来发扬人物的性格,作内部刻画。
例子: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一步一挪地往前走。
好处: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直接描写:神态描写
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
例子:他又惊又喜,眼睛像通了电的灯泡,蓦地亮了,一直沉着的脸露出了笑容。
好处: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展示人物的内心,活现人物,反映人物的命运;透视时代印迹等。
间接描写:人物烘托
通过旁人的话、行为等来介绍或者评价人物。即是以配角衬托出主角,令主角的形象更突出
例子:防守者已经尽力,可是要阻止米高佐敦入球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 you 永远跟不上他的速度!
好处:作侧面渲染、烘托,达到加强或深化人物的效果。
间接描写:环境烘托
刻画环境气氛、场所摆设、社会状况等,衬托出人物性格特征
例子:静香负责清理的房间总是十分整洁,一尘不染,花樽放置在餐桌的正中位置。
好处:作侧面渲染、烘托,达到加强或深化人物的效果。
白描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例子:
-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孔乙己
- 迎面走来的这个青年人,身材很高,有些许瘦,但没有病殃殃的感觉,高高的颧骨,剑眉两道,双目有神。
好处:能抓住对象的特点,用传神的几笔勾勒出对象的形象,不予人拖泥带水的感觉
细描
这种方法要求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全面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例子: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好处:可以将人物写得维肖维妙、活灵活现;可以表现完整集中的场面、景物及环境,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
景物描写手法详解
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3种:
- 动态描写
- 静态描写
- 动静结合法
动态描写
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生动的运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子:大河的上游,水流较急,不停地卷浪花奔涌向前,好像不知疲倦的样子。它不时翻起一个巨浪,把一只小小的渔船举起来,再一个巨浪,又把船击下去。
好处:赋予客观事物运动感、生命力和变化感,克服图像的单调性,丰富图像的多样性,实现事物的更好表现,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能使人对所述人物、事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静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可能侧重描写景物整体的样、位置、颜色、形状、细部的纹路变化等。
例子:在大河的下游,水流缓慢,岸边耸立垂直的山壁,十分壮观。远远望去,简直就像一座巨大无比的天然屏风。
好处: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更加准确、真实、形象。
动静结合法:多感观描写法
人有五大感观,分别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
而多感官描写就是利用多种以上的感观对事物进行描写。
好处:能让事物更具体形象,更易产生共鸣,增加感染力。读者不需要自己想象,只需通过作者描述去想象、了解即可。
1.视觉
视觉描写就是对眼睛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写叙述。
例子:山前有一排绿树,像为山峦围上一条绿腰带似的,十分好看。山下的花田,栽满了红的花,黄的花,各种鲜花都绽放了笑脸。
2.听觉
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人物的对话、车辆的声音,甚至没有声音,都是听觉的一部分。
例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
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3.嗅觉
每个地方、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花草的清香、饭店的食物香味、加油站的油味、鱼市场的腥味、垃圾污染的臭味,可以说味味不同!
例子: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4.味觉
味觉,是舌头尝东西时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这些体验都可以描写出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例子:这件蛋糕散发诱人的香气,但吃起来却十分苦。
5.触觉
触觉是一种涉及到全身的感受,微风拂面、雨打在身上都是触觉描写。
例子:我们拾了许多平滑的卵石和五彩的贝壳。
动静结合法:步移法
步移法就是像游记一样去记在这些景点的一种写作手法,这些景物都是按照作者所走的路线去移动和出现,亦都通过一边走一边看方式,去以空间的转移,作为先后次序的一种叙述作为写作技巧。
例子:这条路很不容易走。道上要经过鳌鱼背。鳌鱼背是巨大的岩石,中部高起,坡度相当大。凿在岩石上的石级又陡又斜,右手边望下去是绝壁。下了鳌鱼背穿过鳌鱼洞,那是
个天然的洞,从前人修山路就从洞里通过去。出了洞还得爬百步天梯……从文殊院绕过天都峰的西南脚……极窄的路介在石壁之间,石壁渗水,石级潮湿,立脚不稳就会滑倒。
上文中,作者沿着自己在黄山上的行走路线,依次描写路上所见的景物,如鳌鱼背、鳌鱼洞、天梯等等,就是运用了步移法。运用步移法时,必须清楚交代位置的转移,例如文中“下了鳌鱼背穿过鳌鱼洞”、“出了洞还得爬百步天梯”等句,就清楚显示了作者的行走路线。
好处:让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容易对文章产生联想和共鸣。
动静结合法:定点描写法
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把眼前所见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由近而远、由左而右、由高至低等等)描写出来,就是“定点描写”。
例子:远地的山岗,不似早春时候尽被白漫漫的云雾罩着了,巍然站在四围,闪出一种很散漫的青的薄光来。山腰里寥落的松柏也似乎看得清楚了。桥左边山的形式,又自不同,独立在那边,黄色里泛出青绿来。不过山上没有一株树木,似乎太单调了;山麓下却有无数的竹林和丛薮。
在上面的例子,作者站立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由远(远地的山岗)至近(桥左边的山)观察山岗,并按此顺序描写山上景物。
好处:描写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
动静结合法:随时推移法
随时推移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示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自然景物的变化与时间的推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们在描写景物时,常以时间的推移为依据。
例子:夏季及冬季颐和园景色的变化
好处:能突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面貌,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景物与时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