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72拐+强巴林寺:成都至昌都自驾游探秘
怒江72拐+强巴林寺:成都至昌都自驾游探秘
从成都出发,沿着川藏318线一路向西,穿越崇山峻岭,渡过江河溪流,这是一条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自驾路线。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道路上,有两个地方绝对不容错过:一个是被誉为“九十九道回头弯”的怒江72拐,另一个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第一座寺院——强巴林寺。
怒江72拐:川藏线上的天路奇观
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这条长约12公里的盘山公路,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它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是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必经之路。
“怒江72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敬畏。实际上,有人统计过,这里的弯道远不止72个,而是多达130多个。这些弯道沿着陡峭的山崖盘旋而上,形成了一道道令人惊叹的“之”字形道路。对于许多骑手和车手来说,这里不仅是挑战自我的圣地,更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佳地点。
2010年,这条天路完成了黑色油路铺设及拓宽工程,让行驶在这条路上的汽车和骑行者能够更加安全地欣赏沿途的壮丽景色。但是,即便如此,这里仍然是川藏线上最具挑战性的路段之一。因此,强烈建议在此处花10块钱购买观景台门票,因为只有在观景台上,你才能拍摄到所有下山弯道的全景。
强巴林寺:藏东第一禅林
继续向西行驶,你将抵达昌都市区,而位于市区内的强巴林寺,绝对是值得你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的文化瑰宝。这座始建于1444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康区第一座格鲁派寺院,被誉为“藏东第一禅林”。
强巴林寺位于卡若区城关镇内的马拉山四级台地上,其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寺内主要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体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寺内供奉着强巴佛(即弥勒佛),这也是寺院名称的由来。
历史上,强巴林寺曾多次经历重建和修复。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朝康熙帝特颁圣旨,敕封第六世帕巴拉活佛为“阐讲黄法额尔德尼那门汗”,并赐铜印,同时御赐“俱善弥勒寺”之名。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帝又为该寺题写了“祝厘寺”匾额。
寺内有十二座扎仓,僧众最多时达到5000多人,并且辖有周围70座小寺。如今,该寺常住喇嘛逾千人。寺内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体现了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自驾攻略:安全与文化同行
这趟从成都到昌都的自驾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为了确保旅途安全愉快,以下几点建议请务必牢记:
高原反应预防:出发前两周开始服用红景天等高原反应预防药物。途中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
车辆检查:确保刹车系统、轮胎和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状态良好。建议选择四驱SUV车型,但普通轿车在良好天气下也能通行。
应急物资准备:携带备用油、食物、水及常用药品。高原地区天气变化无常,一定要带足保暖衣物。
行车安全:川藏线绝大绝大多数都是依山开路的,另一边就是悬崖或是江水,且没有护栏,且只有两排道,且经常走大车,且经常有塌方,这个可真不是闹着玩的,真是需要胆量和经验的旅行,每年因此丧命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自驾一定要量力而行。
文化习俗:尊重当地宗教和文化习惯,进入寺庙时要脱帽,不要踩踏门槛,不要大声喧哗。拍照前请先征得僧人的同意。
最佳季节:6-10月份是进藏的最佳时节,其中6月和9月性价比最高,温度适宜,游客相对较少,安全系数较高。
这趟从成都到昌都的自驾之旅,穿越川藏高原,沿途不仅风景如画,还能深度感受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旅途安全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