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剧引发健康焦虑:你被影响了吗?
医疗剧引发健康焦虑:你被影响了吗?
近年来,医疗剧以其紧张的剧情、专业的医疗场景和复杂的人性刻画,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随着医疗剧的热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现:这些剧集是否在无意中引发了观众的健康焦虑?
以《外科风云》为例,这部由李雪执导、靳东和白百何主演的医疗剧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争议。剧中不仅出现了医生违反无菌操作规范、用药错误等专业性问题,还引发了观众对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深度思考。虽然该剧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获得好评,但其医疗细节的准确性却备受质疑。
医疗剧对观众的影响远不止于娱乐层面。研究表明,医疗剧不仅会影响观众的就医习惯,还可能引发或加剧健康焦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指出,医疗剧中的情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甚至改变他们的就医行为。心理学专家傅安国也表示,医疗剧中的医疗知识和行为会对受众产生类似科普的效果,这种影响可能成为观众处理医疗问题的永久方式。
医疗剧引发健康焦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看完《急诊科医生》后,每次感冒发烧都会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罕见病,甚至有一次因为剧中的一个病例,半夜三更跑去医院急诊。”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许多观众在观看医疗剧后,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剧中患者的处境,对自身健康状况产生过度担忧。
医疗剧之所以能引发健康焦虑,与其专业性和真实性密切相关。一方面,优秀的医疗剧通过严谨的医疗细节和真实的医院场景,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一些医疗剧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会刻意夸大病情或医疗风险,这种艺术加工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也可能误导观众,引发不必要的焦虑。
然而,并非所有医疗剧都存在专业性问题。一些制作精良的医疗剧,如《问心》《谢谢你医生》等,在专业性和真实性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问心》剧组聘请了150余位医学顾问,对医学情节、台词乃至医疗器械的安装方式进行严格把关。《谢谢你医生》则通过真实的病例和严谨的医疗流程,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正确的医疗知识。
面对医疗剧可能引发的健康焦虑,我们该如何理性应对呢?首先,观众需要区分艺术加工和真实医疗。医疗剧毕竟是一种艺术创作,其中难免有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其次,要正确对待医疗剧中的健康信息。如果对剧中提到的疾病或医疗知识感兴趣,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一步了解,而不是盲目相信剧中的描述。
对于医疗剧的制作方来说,提高专业性是重中之重。医疗剧的创作团队应该配备专业的医学顾问,对剧本中的医疗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医疗剧的编剧和导演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学素养,确保剧情既符合医学逻辑,又不失艺术性。
医疗剧作为连接医疗专业与大众认知的桥梁,其专业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观众在欣赏医疗剧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思考,区分艺术与现实,避免过度焦虑。而对于医疗剧的创作者而言,提高专业性、确保医学内容的准确性,不仅是对观众负责,更是对医疗行业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