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传珠:曾负责评定开国将领军衔,去世后16位上将亲迎他的骨灰
赖传珠:曾负责评定开国将领军衔,去世后16位上将亲迎他的骨灰
赖传珠将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曾负责评定开国将领军衔,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他为“最好、最优秀的参谋长”。他不仅在军事指挥上屡建奇功,更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完成了这项重要历史任务。
毛主席曾经当着周总理的面如此高度评价赖传珠将军,毛主席的这句评语中用了两个“最”字,这是很不容易的,在开国将领中,长期担任各级部队参谋长的人很多,两个“最”字格外凸显出赖传珠将军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毛主席和赖传珠将军(中间笑容满面的就是赖传珠将军)的合照
出于这份信任,1955年时,毛主席交给了赖传珠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新中国所有开国将领的军衔评定。
接到任务后的赖传珠压力很大,要知道当时有资格评将军的将领人数众多,为所有人评定军衔,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赖传珠压力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公正地评定所有人的军衔,让大家都没有意见,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
整个过程中,毛主席只出手干预了两次,这两次牵扯到两个人的授衔,一个是皮定均,另一个是韩先楚,于是有了那两句著名的话:“皮有功,少晋中!”“韩有功,中晋上!”
也就是说皮定均原定的是少将军衔,毛主席将他拔高一级成为了中将,韩先楚原定的是中将军衔,毛主席将他拔高到了上将军衔。
这两个人能让毛主席青眼有加是有原因的,皮定均当年在中原突围中,率领5000人在东线突围迷惑敌人,掩护刘邓大军主力从西线突围,当时他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最后皮定均率着五千人打垮了国民党东线的几万部队,部队沿途还不停募兵,最后5000人的建制一点没变,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因此毛主席说他有大功。
韩先楚作为四野的猛将之一,其实他本来就是赖传珠的下属,当时赖传珠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之一,在四野参谋长中地位仅次于刘亚楼,韩先楚当时是纵队司令,按照授衔标准来讲,授予他中将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毛主席考虑到韩先楚战功卓越,从战功角度来讲授予了他上将。当年解放海南岛,成功打败薛岳,韩先楚的功劳是最大的,另外韩先楚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并且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也是建功颇多。
除了这两个人,赖传珠评定出的其他人的军衔就原封不动,获得了毛主席的肯定!
赖传珠将军年轻时的照片
总体上来说赖传珠还是很厉害的,这是一个容易得罪人的差事,但是最后的工作成果是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
关于赖传珠自己的军衔评定,我想这中间肯定有他谦虚的成分,便只给自己定了个中将,而这个结果报上去后,毛主席说:“你给自己定中将我是不同意的!以你的功劳和资历,我看上将军衔是最适当的!”
赖传珠再三请辞上将,毛主席感念他立功无数,坚决不同意,最后赖传珠才肯接受,成为55位开国上将之一。
那么赖传珠有哪些资历和战功呢?我简单介绍一下!
其实毛主席将评定军衔的重任交给赖传珠,那是因为毛主席知人善用,懂得自己下属的所有经历和能力!
张爱萍将军曾经称呼赖传珠为“新四军大管家”,当时赖传珠在新四军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先是担任了新四军参谋长,后来调任到新四军江北指挥所参谋长的位置上,虽然他是参谋长的职务,但是当时他还兼任着新四军后勤工作的主管,指挥作战的同时还操劳着新四军上下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问题。
正所谓能者多劳,赖传珠就是众人眼中的能者!赖传珠在新四军任职期间的战绩是很辉煌的,在赖传珠的众多对手中,有一个人必须要提一下,就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韩德勤。
这个人可以说是赖传珠的一生之敌,也是赖传珠多次击败的一个对手。
赖传珠将军的军装照
早在红军时期,赖传珠担任师政委期间,他率部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战斗,这一次正是赖传珠第一次和韩德勤展开对决,当时韩德勤担任着国民党第二师师长职位,同时他还兼任着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一职,是蒋介石和顾祝同身边绝对的红人。
这场战斗,赖传珠率领全师主力正面阻击韩德勤所部的进攻,韩德勤当时仗着自己部队人数和装备的优势,根本不把赖传珠放在眼里,率军早早拉开阵势,想要和赖传珠决一死战。
赖传珠冷静分析局势,制定了穿插作战,分段歼灭敌人的战术,直接分兵三路,一路于正面佯攻拖住韩德勤的主力部队,另外两路从南北两路向韩德勤后方进军。
所谓的穿插战术就是找准时机,在敌人各部队之间的间隙中迅速包围敌人某个部队,再猛攻猛打,歼灭敌人。
韩德勤当时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孤军深入,另一个是自高自大忘乎所以!赖传珠及时抓住战机,战术运用成功,先是在韩德勤的后方迅速歼灭了他两个团。
韩德勤立刻回兵救援,赖传珠命令正面部队前追,后方部队回击,三面夹击,最终全歼了韩德勤的第二师,这场大战的胜利让赖传珠一战成名。
而韩德勤因为此战的失败受到了降职,变成了副师长职位,从此韩德勤心中就记住了赖传珠这个人,但是当时的韩德勤还不知道的是:赖传珠将会多次击败他,让他在军界再也不能翻身!
抗战时期,我军面临的敌人派系有很多,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三方势力交错,着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日军和伪军的意思不用多解释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意思我简单说一下!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但是在国民党内部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上还停留在之前的“内战”上,他们表面服从合作,暗地里却反对我军各个部队的合法性,经常寻衅滋事,甚至出兵和我军交战,这类国民党将领统称为顽固派,韩德勤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像盛世才、马步芳等人都属于这一类中。
1940年,韩德勤在江北率部向新四军的革命根据地进攻,事前没有任何征兆,赖传珠当时担任着新四军江北指挥所参谋长的职位,他率领新四军第五支队前去应战。
这是赖传珠和韩德勤的第二次交手了,因为韩德勤当时是突然向我军发起进攻,情况是很危急的,赖传珠没有时间做出太多的战略部署,他心里明白,在这个时候就是要和敌人比谁更快,他仔细研究地图,发现了沿途上半塔集地区有多个制高点,是一个阻击敌人的好地方。
事不宜迟,赖传珠立刻率部出发,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敌人到达半塔集之前,抢占该地区的制高点,最后在赖传珠的指挥下我军比敌人早了三个小时到达了半塔集,顺利构建好防御阵地和伏击圈。
赖传珠将军指挥作战时的照片
赖传珠行军神速,这是韩德勤没有料到的,韩德勤的行军速度并不慢,只是赖传珠顶着巨大的压力比他更快而已!
韩德勤并不傻,在进入半塔集之前他就派出侦察兵四处查看,由于赖传珠部队隐蔽得很好,韩德勤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
韩德勤的先头部队很放心地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一声炮响打破了大战前的宁静,赖传珠下令全军将携带的炮弹和手榴弹全部打向韩德勤的先头部队,敌人死伤一片。
经过两次冲锋后,赖传珠下令参与伏击的战士后撤,前去和防守各个制高点的战友们会合,韩德勤立马下令追击,一个小时后,韩德勤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我军扼制住各个制高点,交叉火力网再次让韩德勤吃了大亏。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赖传珠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赶到半塔集,并构建了如此坚固的防御阵地!
这场大战韩德勤再次被赖传珠击败,赖传珠此战歼灭了韩德勤5000多人!
不久后赖传珠被调到了抗日大学担任第五分校校长,直到1945年才再次复出指挥部队,此时他被任命为华中局常委,新四军第一纵队政委。
这个时期很特殊,正处于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国民党开始提前抢夺即将胜利的果实,韩德勤率部连续占据了几十个县城。
赖传珠立刻建议趁着韩德勤他们立足未稳,出兵解放这些县城,上级批准了赖传珠的建议,并且让他作为总指挥,率部反攻韩德勤。
韩德勤此时真的感到脑袋疼,因为两次击败他的赖传珠又回来了,他对赖传珠形成了一种畏惧感,毕竟前两次被赖传珠击败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赖传珠(最右边)在天安门上和众多战友合照的场景
韩德勤这一次决定亲自前往前线指挥,赖传珠这一次和韩德勤玩起了新的招术,就是无力进攻和政治攻势同时进行,虽然很多县城被韩德勤占据,但是其中不少县城还有着我军的县大队,民兵团潜伏,这一点成为了此后多次战斗的转折点。
赖传珠积极发动了各地县大队,并且发动政治攻势,很多县城的老百姓开始和韩德勤的势力作起斗争。
武力上,赖传珠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这一招是我军很多将领的看家本事,但是赖传珠还未对韩德勤使用过。
赖传珠率军每到一个县城都是围而不攻,分兵埋伏半路上,等待韩德勤的援军到来,韩德勤果然上当,他的部队很多主力都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歼灭了。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韩德勤心中很憋屈,他没有在正面战场上和赖传珠打过一仗就直接失败了,赖传珠连续攻克了32座县城,歼灭了2.6万敌人。
韩德勤因为此战的失败暂时被蒋介石列为不可信任的人之一,但是韩德勤后来还是东山再起了,这离不开他的好友顾祝同的帮忙,这是后话,暂时就不描述了。
解放战争时期,赖传珠被调到了四野担任副参谋长,当时的正参谋长正是名声在外的刘亚楼,整个解放战争,四野所打的重要战役赖传珠一次没有落下,全部参加了,从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到解放海南,整个过程赖传珠立功无数。
解放海南的战役,韩先楚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赖传珠也贡献了不少力量!
海南战役,赖传珠和13兵团的司令邓华共同指挥登陆作战,在船只简陋的情况下,他们率部冒着极大的风险横渡琼州海峡,此时韩先楚已经提前攻上海南岛,一路前行,歼灭了薛岳手下大量主力。
赖传珠和邓华登陆后,从相反的方向配合韩先楚作战,以突袭战的方式攻破了薛岳多处防线,几十场战斗下来共歼灭了3.5万敌人。
后来的万山群岛战役也是赖传珠的神来之笔,一直习惯指挥陆地作战的赖传珠,海战经验并不是太丰富,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天生就是会打仗,赖传珠将陆战上的战术用到了这次的海战上,采取两翼包抄的方式,率领各个攻击炮艇向敌人发起进攻。
因为当时国民党的舰艇力量强于我军,赖传珠决定不能和敌人拉开太远的距离,这样的话会给敌人充分炮击我军的机会,他命令舰艇部队快速包抄,近距离和敌人展开对战,因为敌人舰艇巨大,行动没有我军小型舰艇灵活,这个战术很快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整个战斗,在赖传珠的指挥下,我军击沉敌人4艘舰艇,缴获舰艇11艘,歼灭了敌人1200人,成功解放了万山全岛。
赖传珠将军的近照
建国后,赖传珠担任过多个要职,后来被任命为沈阳军区政委,当时沈阳军区的司令是陈锡联上将,两人在沈阳军区共事多年,感情很深厚。
有一位全国知晓的“英雄模范”的形象就是赖传珠树立的,这位英雄就是雷锋,当时雷锋的事迹就是赖传珠整理上报的,后来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使得雷锋同志的事迹被全国人民敬佩!
赖传珠对沈阳这个城市感情很深,当年他在此战斗过,现在又在沈阳工作多年,这份缘分赖传珠心中很珍惜。
1965年12月,正在主持军中会议的赖传珠突然晕倒在地,陈锡联赶忙跑过去将他扶起来送到医院,赖传珠因长期忘我地工作累倒了,在医院赖传珠陷入了昏迷。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立马组织了全北京顶级的20位医生专家坐着专机前往沈阳为赖传珠治疗,可惜最终没能医治成功,12月24日赖传珠将军在沈阳病逝了。
不久后沈阳军区为将军举行了公祭大会,沈阳城内有两万多群众自发前来悼念赖传珠将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见赖传珠将军在沈阳人民心目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公祭大会由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亲自主持,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在公祭大会上致辞,高度评价了老战友赖传珠将军光荣的一生。
赖传珠去世后,毛主席得知消息很是感伤,他指示要将赖传珠的骨灰运回北京,安葬在八宝山上。
不久后,沈阳军区派专机护送赖传珠将军的骨灰进京,当天北京机场上,两位元帅、三位大将和14位上将亲自来迎接赖传珠的骨灰,两位元帅分别是:徐向前和叶剑英,三位大将有:粟裕、肖劲光、王树声,16位上将是:陈奇涵、杨成武、张宗逊、彭绍辉、李天佑、宋时轮、李聚奎等等。
赖传珠后来的葬礼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堪比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