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霸凌频发,教育社会学如何破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霸凌频发,教育社会学如何破局?

引用
中国网
12
来源
1.
http://psy.china.com.cn/2024-04/25/content_42769914.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7A05SRD00
3.
http://gd.sina.com.cn/news/fs/2017-11-10/detail-ifynshev5086291-p2.shtml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71922
5.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a99d7cc847c54e7b.aspx
6.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44744934.html
7.
http://jres2023.xhby.net/index/202111/t20211101_7293569.shtml
8.
https://www.xljkzz.com/xueshukongjian/31845.html
9.
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detail/id/6725328.html
10.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10/t20231025_2111107978.html
11.
https://jyt.ln.gov.cn/jyt/gk/zfxxgk/fdzdgknr/jyta/srddbjy/2022n/2023021710292152706/index.shtml
12.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0767381.html

2024年3月,湖南吉首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事件:一名12岁女生王惠在校园内被多人连续扇耳光、脚踹,甚至被迫下跪。打人者一边拍摄视频,一边威胁受害者不准哭。这一幕发生在夜幕下的校园角落,多名学生在现场围观,有人不停地吆喝,有人还不断发出笑声。

这起事件并非个案,而是当前校园霸凌问题日益严峻的一个缩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高达53.5%的学生曾遭受过校园欺凌。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受害者选择沉默,不敢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这往往导致欺凌行为反复发生,给受害者带来深远的身心伤害。

面对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简单的应对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教育社会学视角,深入剖析校园霸凌的成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机制。

01

校园霸凌:一个跨学科的复杂问题

校园霸凌,这一源自英文"school bullying"的概念,最早由挪威心理学家丹·奥维斯定义为"某一位或几位同学对某一位同学做出持续的负面行为"。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攻击行为,更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校园霸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本能论,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青少年在生理发育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冲动行为。挫折-攻击理论则指出,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可能会通过欺凌他人来宣泄情绪。

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爱和教育的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而在学校环境中,不良的同伴关系、不当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助长霸凌行为的滋生。

02

从沉默到反抗:预防与干预的实践探索

面对校园霸凌,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湖南省宁远县某中学通过建立完善的防欺凌制度和预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成功避免了多起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某中学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平台,及时发现并干预了潜在的欺凌行为。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有效的预防和干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防欺凌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家庭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社会则应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减少暴力和不良行为的传播。

03

法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在预防校园霸凌方面,法治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在线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持续努力,需要将法治精神融入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应对。通过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成因和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成长环境,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