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2》票房高企,观众反响如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2》票房高企,观众反响如何?

引用
中国广播网
9
来源
1.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50211/t20250211_527068562.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7704157_122066679
3.
https://36kr.com/p/3162326257888007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7CB9050514D3UH.html
5.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208/herald/e00870517effdb0664dd739e9abafd6a.html
6.
https://sputniknews.cn/20250212/1064047585.html
7.
https://www.cnwnews.com/yule/2025/0212/20157.html
8.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5-02/11/content_4wgWWESWZP.html
9.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EynPrZkQ6Z.html

2月12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90亿,成为首部破90亿的中国电影,登顶中国影史观影人次榜。这部历时五年制作的动画巨制,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国产动画的新高度,更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上位列第六。然而,在耀眼的票房成绩背后,观众对其评价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01

票房神话与观众争议

《哪吒2》的成功无疑是现象级的。截至2月12日,该片全球票房已超95亿元人民币(含37万美元海外点映票房),并有望冲击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五。其中国内票房贡献主要部分,而海外市场的成功则为国漫出海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然而,与票房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的评价。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观众对影片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有观众认为,影片在剧情深度和人物塑造上存在明显不足,过度依赖特效和打斗场面,缺乏对角色内心的深入挖掘。一位网友表示:“剧情生硬、漏洞多,角色塑造不够立体,哪吒被塑造得像个弱智,全程瞪着眼睛大吼大叫,很难说服观众。”

但也有很多观众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哪吒2》在技术层面达到了国产动画的新高度,特效镜头达1900个,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1800个)。影片中的海底妖兽被锁链束缚的场景,涉及数百万条形态各异的锁链,每条都需要单独设计并动态呈现。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视觉奇观上,更在于其对中国动画工业流程的革新。

02

文化表达与社会隐喻

《哪吒2》在文化表达和社会隐喻方面的尝试,也是观众讨论的焦点。影片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三星堆文明的结界兽到硕大无朋的天元鼎,从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到混元珠的设定,都带观众回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影片通过哪吒的形象,探讨了对个人命运的抗争、对社会规范的反思。哪吒不仅是一个反英雄,他更是无数年轻观众的化身。在社会文化氛围与家长渴望之间拉锯,哪吒所代表的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势必将引发年轻一代的共鸣。

但也有观众认为,影片在文化元素的运用上存在生硬拼接的问题。一位网友指出:“团队想表达的太多,借用神话外壳,最终沦为缝合体。关于儒释道,想涉及但又魔幻生硬。”这种观点反映了部分观众对影片文化内涵的质疑。

03

争议背后的深思

《哪吒2》的争议,折射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为动画电影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另一方面,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实现有效融合,仍然是创作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位动画从业者在小红书上写道:“前有《雄狮少年2》后有《哪吒2》,我还能再做十年动画!只有做过动画才知道哪吒2的这5年是怎么过来的。”这种感慨反映了动画从业者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国动画人对行业发展的信心。

《哪吒2》的成功与争议,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动画技术的飞速进步,更揭示了在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上仍需不断探索。正如一位观众所说:“一部电影,技术再牛,请的明星再多,如果没有灵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注入,终究打动不了观众。”

在票房之外,如何维护观众与市场之间的诚信关系,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电影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但在前行的道路上必须警惕潜在的业内弊端,抵制各种不当行为的发生。结尾时谈及观众反应,不少影迷对于《哪吒2》的热情与期待,显然证明了其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吸引力。虽有争议,与其说是失去资金,不如反思失去的是信任。观众的每一张票房,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入场券,更是对创作与文化背后深意的认可与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