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院士团队腺病毒载体疫苗: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的新冠疫苗
陈薇院士团队腺病毒载体疫苗: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的新冠疫苗
2020年3月,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全球率先启动了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这款疫苗不仅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更是全球首个进入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展现了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
创新技术路线: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工作原理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新冠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基因重组到复制缺陷型的人5型腺病毒基因内。这种经过改造的腺病毒载体,能够在人体细胞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只需要接种一剂,就能在体内产生持久的免疫保护。而且该疫苗可以在2-8度的环境下储存,大大降低了运输和保存的难度,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
研发进展: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
2021年2月25日,由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在全球5个国家的78家临床研究中心进行,共有4万余名受试者参与。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单针接种该疫苗28天后,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高达90.98%,总体保护效力为65.7%。这一结果远超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50%保护效力基准,充分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而且该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最新突破:全球首个雾化吸入用新冠疫苗
在注射型疫苗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陈薇团队又在全球率先研发出雾化吸入用新冠疫苗。这种疫苗与注射型疫苗在制剂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完全相同,但接种方式更为便捷安全。
雾化吸入用疫苗只需肌肉注射疫苗剂量的五分之一,就能产生相当的细胞免疫反应。而且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疫苗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诱导人体产生黏膜免疫,提供更全面的保护。这种无需“打针”的接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接种者的痛苦,也更便于在大规模人群中推广使用。
目前,该疫苗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在武汉启动,由陈薇团队联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同完成。试验结果显示,雾化吸入用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Ⅱ期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中。
全球意义:为疫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不仅为中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目前,该疫苗已获得墨西哥、巴基斯坦、匈牙利、智利、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许可,为全球疫苗供应增添了新的选择。
面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陈薇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实力,更为全球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陈薇院士团队的努力为早日战胜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