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饭里的浓浓年味
团圆饭里的浓浓年味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里,李家的大院里更是热闹非凡。院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彤彤的照亮了孩子们嬉笑的脸庞,温暖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门框上贴着崭新的春联,上联是“福星高照全家福”,下联是“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新春大吉”。春联的墨香混杂着鞭炮的火药味,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厨房里,李妈妈正忙着准备年夜饭。灶台上摆满了各种食材:鲜嫩的鸡肉、肥美的鲤鱼、金黄的豆腐、翠绿的青菜……李妈妈麻利地切着菜,刀与菜板碰撞发出“咚咚”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妈妈,我来帮忙!”小明兴奋地跑进厨房。李妈妈笑着点点头,让他负责摆碗筷。小明小心翼翼地把碗筷摆好,然后又跑去客厅,帮爸爸挂灯笼。李爸爸则在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火光将天边都映衬得发亮。
随着一道道菜端上餐桌,整个房间都被香气笼罩。餐桌上,清蒸鲤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红烧肉寓意着“红红火火”,豆腐炖白菜寄托着“陡富”的愿望,还有各种素菜,如水芹、豌豆苗等,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李妈妈特意做了一道全家福,用大白菜垫底,上面铺满了鱼、蛋饺、瘦肉、猪肘等食材,象征着团圆美满。
“开饭喽!”随着李妈妈的一声招呼,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李爸爸端起酒杯,笑着说:“来,为了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干杯!”大家纷纷响应,举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孩子们则兴奋地拿起筷子,夹起自己最爱的菜,吃得津津有味。
饭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李爷爷讲着过去的故事,李奶奶则不停地给孩子们夹菜。小明和他的妹妹则在桌子底下悄悄地分享着压岁钱的喜悦。窗外的鞭炮声、屋内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团圆画面。
饭后,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看春晚。小明和妹妹在沙发上蹦跳着,模仿着节目里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李妈妈则在厨房里准备着明天的食材,不时传来切菜的声音。李爸爸和李爷爷则坐在一旁,品着茶,聊着天。
夜深了,窗外的鞭炮声渐渐稀疏,但屋内的欢声笑语却依然不绝。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却洋溢着最温暖的年味。年味,就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