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背后的大桥镇文化宝藏
鉴真东渡背后的大桥镇文化宝藏
公元753年11月14日,一位双目失明的65岁高僧,从扬州大桥镇的开元寺秘密乘船出发,开始了他第六次东渡日本的旅程。这位高僧就是后来被尊称为“日本律宗之祖”的鉴真和尚。他从这座千年古镇出发,不仅带去了佛学经典,更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开启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大桥镇,这座位于扬州市江都区的千年古镇,自唐宋时期就已兴旺,元朝时更成为长江下游北岸的重要商埠。古镇因漕运而兴,凭借“天下之水都汇于此”的便利,逐渐发展成为货物中转集散地。东西约两公里的塌扒街,用青皮长条石铺就,见证了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徐氏古宅、束家古宅、刘家大院等建筑,风格各异却和谐统一。其中,徐氏古宅是一进三间两厢、前后六进的江南风格建筑;刘家大院则以马头墙高耸、前宅后院七进的皖南特色著称;而黄冈别墅则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展现了古镇文化的包容性。
开元寺,这座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古刹,不仅是鉴真和尚的出家祖庭,更是他最后一次东渡日本的出发地。寺内的壁画,用20幅画面生动记录了鉴真六次东渡的艰难历程。公元753年11月16日,鉴真带领弟子从这里出发,历经艰险,于12月20日成功抵达日本萨摩,完成了他毕生的宏愿。
近年来,大桥镇不断加强古镇保护和活化利用,努力擦亮历史文化新地标。2014年,大桥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有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家。古镇每年吸引约3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千年古镇的文化魅力。
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21年,大桥镇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修缮工程,对明清条石街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古镇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鉴真东渡的故事,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勇于探索的精神。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大桥镇的古街上,仰望开元寺的宝塔,仿佛还能感受到鉴真和尚当年东渡的决心与勇气。这座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