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十大特产:从枸杞到滩羊,探寻塞上江南的特色物产
宁夏十大特产:从枸杞到滩羊,探寻塞上江南的特色物产
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众多独特的特产。从驰名中外的枸杞,到鲜美的滩羊肉,再到珍贵的二毛皮,每一种特产都凝聚着宁夏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精华。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宁夏十大特产的独特魅力。
1. 宁夏枸杞
枸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叶卵状披针形。夏秋开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宁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枸杞生长,所产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质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祛风、明目等功效。
2. 中宁枸杞
中宁枸杞本名宁安枸杞,位居宁夏五宝之首,以原产地在中宁县城宁安堡而得名。中宁枸杞是家种名优农产品,是继承我国长期利用野生枸杞的传统经验,在宁安堡一带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贵重中药材。中宁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子色泽艳红,似纺锤形,壮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干枸杞子,品质更佳。
3. 灵武长枣
地理标志产品
灵武长枣,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特有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所产鲜食果味鲜美,质地酥脆,汁液多,果肉白绿色,可食率和营养价值高。灵武长枣又名“马牙枣”,本地优良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枝力强,易萌发枣头。果实中大,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8.1g,最大单果重26.8g,果梗长。梗洼深广,果肩平。
4. 盐池滩羊肉
地理标志产品
滩羊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羊肉色泽鲜红,脂肪乳白,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肌纤维清晰致密,有韧性和弹性,外表有风干膜,切面湿润不沾手。肉质细嫩,不膻不腥,是公认的优质羊肉。在放牧条件下,成年羯羊体重可达50至60公斤,成年母羊体重也有40至50公斤。二毛羔羊体重为6至8公斤,脂肪含量少,肉质更为细嫩可口。
5. 盐池滩羊
地理标志产品
滩羊是一种多用途的尤以生产轻裘皮著称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我国独特的绵羊品种。宁夏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有适于滩羊生长特定自然条件。日照长,热量资源丰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牧草营养物质积累。由于特殊优异的地理位置、草原质量和历史积淀,“盐池滩羊”已成为宁夏的一张名片。
6. 太西煤
地理标志产品
太西煤因产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汝箕沟,因出自太西镇而得名。它有三低(低灰、低硫、低磷)、六高(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和高机械强度)的特点,是国内之冠的优质煤,远销亚欧美10多个国家。太西媒的经济价值很高,它既是冶金工业和民用的好燃料,又是化学工业的好原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7. 中宁圆枣
地理标志产品
中宁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苹果种植面积13.8万亩,年产量30万吨以上。红枣种植面积15.7万亩,年产量20万吨以上。圆枣又名“金丝枣”,皮薄核小,质脆肉嫩,汁多味甜,酸甜适口,恰逢中秋节前后成熟上市,填补了同期国内鲜枣市场的空白,成为中秋佳节俏销国内的精品果枣。“中宁圆枣”已被注册为证明商标,成为中宁红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盐池二毛皮
地理标志产品
盐池滩羊之久负盛名,主要是由于羊羔皮珍贵所致。滩羊羔出生35至40天时,宰杀后获取的皮子,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裘皮,即称“二毛皮”。 二毛皮素有“轻裘”美称,板薄如厚纸,不仅坚韧柔软,而且非常轻便,毛质细润,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成绺,纹似波浪,弯曲有九道之多,故称“九道弯”。若制成衣帽,四季皆宜,是制作高档裘皮服装的上乘原料。
9. 贺兰砚
地理标志产品
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因其砚石产自银川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贺兰山小滚钟口而得名。早在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就有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自清朝乾隆年间被发现后,一直开采至今。贺兰石是水成岩,形成于13亿年前震旦纪,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适中,色泽古朴典雅,纹理自然天成,是制作砚台的优质石材。
10. 固原马铃薯
地理标志产品
固原马铃薯产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四县一区全境,包括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固原马铃薯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个大、质优、淀粉含量高的特点。固原市六盘山生态农产品联盟企业标准Q/LPST0002S-2016《固原马铃薯》对固原马铃薯的品质和生产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固原马铃薯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
宁夏的十大特产,每一种都凝聚着宁夏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精华,展现了这片土地的丰富物产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