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济桥下的塘栖古镇:一座桥,一座城的千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济桥下的塘栖古镇:一座桥,一座城的千年传奇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98%E6%A3%B2%E5%BB%A3%E6%BF%9F%E6%A9%8B/6804641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6%B5%8E%E6%A1%A5/3929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6%B5%8E%E6%A1%A5/3577388
4.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wghz/content/2023-12/22/content_8663987.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6%B5%8E%E6%A1%A5_(%E6%BD%AE%E5%B7%9E)
6.
http://www.news.cn/ci/20240516/8e3ea3e028124898aacf6f6ecc7a9028/c.html
7.
https://wgly.hangzhou.gov.cn/art/2021/9/6/art_1229505585_58938159.html
8.
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1492021

京杭大运河畔,一座七孔石拱桥横跨水面,历经500余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古镇的繁华与变迁。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桥”的广济桥,不仅是塘栖古镇的地标性建筑,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

01

五百年的守望:广济桥的历史与建筑之美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或碧天桥,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但确切的建造年代记载于清光绪《唐栖志》中,为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桥体全长近100米,桥面至桥顶设有80级石阶,桥两坡各设石阶八十级,让人行至桥前,不得不抬头仰视,顿生巍然之感。拾级而上,胸中浮躁之气不觉渐消,待到桥顶,一股清风吹来,风里夹杂着运河的湿润,更令人神清气爽。桥身采用青石砌筑,七孔拱券式结构,桥面两侧设有护栏,桥头立有石狮,整体造型雄伟壮观,体现了明代桥梁建筑的高超技艺。

桥下,京杭大运河静静流淌,两岸古意盎然,仿佛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桥头两侧的“水北街”和“水南街”,一条牵着历史,一条系着现代,展现了古镇的古今交融。桥身的每一块石头都凝结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

02

水乡明珠:塘栖古镇的繁华与人文

广济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塘栖古镇的灵魂所在。古镇因水而兴,自元代以后,随着运河的开通,这里逐渐成为杭州的门户和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明清时期,塘栖镇达到鼎盛,镇上弄堂多达七十二条半,石桥三十六爿半,商贾云集,市井繁华。

古镇内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如郭璞井、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等。其中,郭璞井相传为晋代著名文学家郭璞所凿,水质甘甜清冽,至今仍在使用。栖溪讲舍碑则记录了古镇的教育历史,展现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03

传承与创新:古镇的现代新生

如今的塘栖古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现代元素。水北街的老字号店铺依然保留着传统风貌,百年汇昌、朱一堂等老店传承着祖传秘方,糕点、蜜饯等传统美食香飘四溢。而水南街则兴起时尚休闲风,咖啡吧、酒吧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吸引着年轻游客。

夜晚的广济桥下,红灯笼亮起,食客云集,热闹非凡。古镇的夜生活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戏曲表演,也有现代的音乐演出,展现了古镇的活力与魅力。

广济桥不仅是塘栖古镇的地标,更是古镇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古镇的历史记忆,也指引着古镇的未来发展。这座古老的石桥,将继续屹立在运河之上,守护着这片充满人文气息的水乡古镇,迎接八方来客,续写新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