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研究揭示:中老年人最佳睡眠时长竟是7小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研究揭示:中老年人最佳睡眠时长竟是7小时

引用
中国科学院
6
来源
1.
https://www.cas.cn/kj/202205/t20220509_4833980.shtml
2.
https://news.fudan.edu.cn/2022/0429/c31a131103/page.htm
3.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1fae9632748.html
4.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b16e2599256.html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b1ae6272836.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stock/med/2023-07-25/detail-imzcwaay1452649.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2022年4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Aging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中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长。这项基于近50万人的大数据分析显示,每晚7小时睡眠是中老年人维持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的黄金标准

研究背景与方法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团队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数据,对38-73岁之间的498277名参与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不仅关注睡眠时长,还综合考虑了基因、神经影像学和行为等多维度数据,力求全面揭示睡眠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

核心发现

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精神健康呈显著的非线性关联,且存在一致的7小时最优睡眠时长。进一步的纵向数据分析表明,睡眠时长相对稳定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认知能力和精神健康状况。

神经机制探索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神经影像学数据,发现睡眠时长与大脑多个关键区域的结构特征(如脑结构体积、皮层面积等)也呈非线性关联,同样以7小时为转折点。这些脑区包括眶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以及中央前回等,都是情感和记忆处理的重要区域。

遗传与神经机制的整合

研究团队还建立了睡眠问题从微观遗传基因到介观神经影像再到宏观行为表型的统一模型。这一模型为我们理解睡眠与认知、精神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普适性与现实意义

这一发现与多项其他研究结果相呼应。例如,2021年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亚洲四国322721名成年人的睡眠时长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同样发现7小时是最低风险点。另一项关于睡眠时长与认知能力的研究也显示,每天睡眠7小时的人认知得分最高。

对公众的启示

这一发现对指导中老年人健康睡眠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应尽量保持每晚7小时的睡眠时长,并保持睡眠规律性。同时,研究也提醒我们,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改善睡眠习惯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围绕睡眠这一人类重大健康问题,整合多中心、全维度的遗传影像数据,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睡眠谱,为各阶段人群的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睡眠与健康关系的理解,更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关注睡眠质量,对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