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勒家族:从慈善巨头到药物危机始作俑者
萨克勒家族:从慈善巨头到药物危机始作俑者
2019年,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宣布,将不再接受萨克勒家族的捐赠。这一决定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泰特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多家知名艺术机构相继跟进。这些举动背后,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萨克勒家族,这个曾被视为慈善典范的医学世家,竟然与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药物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医学世家到争议中心
萨克勒家族的发家史,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商业传奇。1952年,三位萨克勒兄弟创立了普渡制药公司,最初以生产非处方药为主。然而,真正让家族财富爆发性增长的,是1996年推出的奥施康定(OxyContin)。
奥施康定是一种长效止痛药,主要成分是羟考酮,属于阿片类药物。普渡制药在推广时,刻意淡化了其成瘾性和滥用风险,声称“不到1%的患者会成瘾”。这一误导性的宣传,为随后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阿片类药物泛滥:一场人为的危机
从1990年代末开始,美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药物危机。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6年,有453,300人因使用阿片类药物而致命。这场危机的源头,正是萨克勒家族的普渡制药。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11年间,美国镇痛药处方笺从每年7,600万张暴增至2.19亿张,到2016年更是超过2.89亿张。最令人震惊的是,萨克勒家族在2008-2018年间,从公司提取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而这一时期正是阿片类药物危机最严重的阶段。
这场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研究表明,女性和青少年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女性因慢性疼痛问题,更容易被开立阿片类药物,成瘾率也高于男性。青少年则因为药物容易获得,将其作为娱乐性用药,导致成瘾率居高不下。
法律的博弈:正义能否到来?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萨克勒家族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脱身。2019年,普渡制药申请破产,试图通过破产和解协议获得民事诉讼豁免。然而,这一企图在2024年6月被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否决。
最高法院法官尼尔·戈萨奇指出:“萨克勒家族没有申请破产,也没有将他们绝大多数资产摆在桌面上供债权人分配,但他们却寻求获得免责。”这一裁决意味着,受害者将有机会继续向萨克勒家族追讨责任。
慈善的另一面:洗白还是赎罪?
在药物危机爆发前,萨克勒家族是全球艺术和文化领域的慷慨捐赠者。他们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多个重要文化机构的展厅和建筑。
然而,随着真相逐渐曝光,这些捐赠开始引发质疑。艺术家南·戈丁发起了一系列抗议活动,要求相关机构拒绝萨克勒家族的捐款。2019年,萨克勒信托基金宣布暂停所有慈善捐助,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萨克勒家族的案例,揭示了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冲突。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光鲜亮丽的慈善行为,也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金钱无法洗刷罪恶,只有真相和正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