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四海》取景地:南澳岛的生态保护挑战
韩寒《四海》取景地:南澳岛的生态保护挑战
2021年,韩寒执导的电影《四海》上映,以其独特的海岛风光和青春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电影中,刘昊然骑着机车驰骋在环岛公路上,海风拂面,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这一幕幕画面让南澳岛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这座美丽的海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保护挑战。
旅游热潮下的生态隐忧
据统计,2024年7月,进入南澳岛的游客达137.0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三成,旅游综合收入约5.62亿元。春节期间,进岛游客量更是超过25万人次。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生态危机。
南澳县拥有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澳候鸟省级保护区等一系列自然保护地,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栖息着包括中华白海豚、绿海龟和鹦鹉螺等在内的许多珍稀海洋生物。南澎列岛保护区在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技术研究科长杨泽鹏指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已经发现1487种海洋生物,显示出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厚。
非法揽客行为频发
然而,南澳岛的火热却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杨泽鹏表示,近年来,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以"玻璃海"和"果冻海"为名义的非法揽客行为,组织游客进入保护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本应受到严格保护的自然环境。他警告说,没有经过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已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红线。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为了提升保护工作,管理局在两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巡护措施,并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海东北端与台湾海峡西南端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且紧贴北回归线,形成了多样的水文与气候条件,海底地形也丰富多样。自1999年设立以来,南澎列岛保护区经历了多次升格,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和国家级,成为广东沿海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区的面积达到35679公顷,主要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里恰似一块生物资源宝库,此外还有众多独特的生态系统,如上升流生态系统、岩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生态系统。
共同守护北回归线上的瑰宝
南澳县的生态建设工作并非孤立循环。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国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政策密切相连。南澎列岛的生态保护正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2015年,保护区已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成为联合国生态保护项目的核心部分。
保护南澎列岛的生态系统,也是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杨泽鹏坚信,保护大自然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海洋的丰富资源与独特生态不仅仅是旅游的金矿,对于当地的渔业、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齐头并进的保护也将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他强调,保护与发展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为渔民的生产作业提供支持。
未来展望
在未来,南澳岛的保护工作将继续向前推进。南澎列岛保护区管理局计划通过加强合作机制和常态化的巡护行动,有效遏制非法旅游活动,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受损害。他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海洋、保护生态与保护我们大家的未来密不可分。正如杨泽鹏所说,"保护海洋,保护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这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事,大家可以从小事做起,包括不随意扔垃圾等。"
在南澳岛的众多话题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正是这个海岛魅力的核心所在。未来的旅程,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片北回归线上的瑰宝,共同赞美自然的无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