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怎麼辦?心跳不規律的症狀、原因、治療
心律不整怎麼辦?心跳不規律的症狀、原因、治療
心律不整,即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速率过慢、过快或不规则跳动。虽然大多数心律不整属于良性,但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心律不整的症状、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生活调整建议。
什麼是心律不整?
正常成人在休息状态下的每分钟心跳速率为60100次,大部分人在6080次之间。心律不整(Arrhythmia)指的是心脏的跳动速率过慢、过快,或是不规则跳动的表现。当心律不整发作时,你可能会感到心脏大力扑通扑通跳(心悸),或是心跳加速。
虽然大多数心律不整属于良性,但严重时仍可能造成危险,心脏可能无法将血液运输至全身,导致器官受损或无法运作,甚至危及生命。
心律不整的症狀
以下是常见的心律不整症状:
- 胸部或颈部跳动感
- 心跳加速或自觉得到心悸
- 心跳缓慢
- 胸痛
- 喘不过气
- 头重脚轻或晕眩
- 冒汗
- 昏厥或快要晕倒
-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上述并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状,若有任何疑虑,请咨询医师。
什麼時候就醫檢查?
如果你有上述任何症状或征兆,请与医师联系。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一样,与你的医师讨论后,方能获得最妥善的照顾。
心律不整的原因
在健康的心脏中,心跳信号始于右心房的窦房结(Sinus node, SA node),刺激心房收缩,让血液流入心室,信号接着传导至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AV node),再经由特定的传导路径,让心室收缩,以便将血液送入肺脏或全身。
心律不整指的是控制心跳的电流信号延迟或遭阻挡、窦房结不能正常运作,或电流信号无法正常传递至心脏,便可能发生心律不整。此外,若心脏不该产生信号的部位产生了电流信号,打乱了特殊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破坏正常的心跳频率,也可能引发现律不整。
常见心律不整的原因如下:
- 基因
- 吸烟
- 压力
- 药物滥用
- 糖尿病
- 特定药物或营养补充品
- 心脏病
- 饮酒过量或摄入过多咖啡因
- 心肌病变造成的心脏结构改变
-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
- 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 过去心脏病发(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肌疤痕组织
- 甲状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
-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
- 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致使心律不整的危险因子有哪些?
诸多因素皆会致使心律不整,例如:
- 甲狀腺問題。
- 高血壓: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可能導致左心室壁變得僵硬及肥厚,影響電脈衝穿過心臟。
- 糖尿病:若糖尿病控制不佳,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 飲酒過量:會影響心臟的電脈衝,並增加發生心房顫動的機會。
- 咖啡因或尼古丁:咖啡因、尼古丁和其他興奮劑,會使心臟加快,造成更嚴重的心律不整。一些非法藥物,如安非他命和古柯鹼,可能會嚴重影響心臟心律,導致心室顫動的猝死。
- 電解質不平衡:電解質對身體很重要,鉀、鈉、鈣和鎂,有助於觸發和傳導心臟的電脈衝,電解質不平衡會影響心臟,並導致心律不整。
- 藥物及營養補充品:部分非處方咳嗽和感冒藥以及特定處方藥,可能導致心律不整。
- 心血管病史或曾動過心臟手術: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先天性心臟病等。
-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 OSA):增加心跳過緩、心房顫動和其他心律不整的風險。
心律不整的2大類型
一般而言,心律不整依照結構、位置、跳動頻率,分成心搏過速(Tachycardia)和心搏過緩(Bradycardia)。其他不規則心律還有心房與心室早期收縮(Premature contraction)。
心搏過速(Tachycardia)
心搏過速也稱為心動過速、心跳過快、頻脈。心搏過速的定義為靜息心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跳速率)每分鐘超過100下。以下為心搏過速的類別:
-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 心室上心搏過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或稱陣發型心室上頻脈)
- 沃爾夫-巴金森-懷特氏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 心室性心搏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長 QT 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
- 竇性心搏過速(Sinus tachycardia)
心搏過緩(Bradycardia)
心搏過緩也稱為心跳過緩、心跳過慢、徐脈、心動徐緩。心搏過緩的定義為靜息心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跳速率)每分鐘低於60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運動、經常運動者或深度的放鬆,也可能會有較低的靜息速率。
- 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
- 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 block)
- 竇性心搏過緩(Sinus bradycardia)
心律不整的診斷方法
一開始,醫師會記錄下病史並安排檢查,確認引發心律不整的原因,例如是否有心臟病或甲狀腺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建議安排心臟監測檢查,包含:
-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簡稱 ECG):心電圖以時間為單位,記錄心臟的電生理活動。
- 霍特24小時連續心電圖(Holter monitor):這是一種隨身攜帶的小型心電圖裝置,可佩戴一整天或更長時間,來記錄心臟活動。
- 心臟事件監測器(Event monitor):為了診斷零星發作的心律不整,患者一發作立即按下開關,如此一來,便能記錄下異常的心跳情形,適用於沒有每天發作,或24小時心電圖沒有發現異常的病患。
- 心臟超音波圖(Echocardiogram):評估及追蹤患者心臟及大血管的結構、功能及運動圖像。
- 植入式心臟監測器(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將儀器植入胸前的皮膚下,監測不尋常的心跳。
醫師可藉由心電圖來觀察患者的心律不整狀況,以評估後續的治療方式。
若醫師在上述檢測中,沒有發現心律不整的情形,可能會透過其他測試來誘發心律不整,以了解實際狀況,以下是可能的方式:
- 心臟壓力測試(Stress test):一項運動耐受性測試,當心臟賣力工作快速跳動時,相關問題更容易被診斷出來,因此,壓力測試會請你做一些運動,使心跳加速。若你無法完成運動,醫師可能會開立藥物,刺激心臟達到運動中的狀態。
- 傾斜床測試(Tilt table test):若你曾經昏倒,那麼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這項測試。一開始會躺在一張床上,之後調整床的角度至直立。位置的改變可能讓你感到不適(例如:頭暈、想吐、盜汗、視力模糊等類似平常發作時出現的症狀),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醫療人員會觀察症狀,包含心率、心電圖讀數和血壓。
- 心臟電氣生理檢查(Electrophysiologic testing and mapping,簡稱 EPS):利用心導管的技術,置放多條電極導管到心臟內,記錄心臟電波傳導路徑、時間、誘發平時發作的心律不整,以幫助醫師找出心律不整的原發位置並決定治療方式。
此外,心臟科醫師可能會使用電極刺激:來觸發心跳,看看能否誘發或減緩心律不整。這項方法能使醫師找出心律不整的原發位置,以及可能的原因。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法
心律不整的種類繁多,醫師會透過心電圖、理學檢查等方式,依據專業判斷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大概有以下幾種:
- 迷走神經刺激法(Vagal maneuvers):透過特定方法刺激迷走神經(如冰水敷臉法、閉氣法、咳嗽法、嘔吐法、壓頸法、倒立法等等),使心跳變慢,緩解室上性心搏過速。然而,不是所有的心律不整都能以這種方式緩解。
- 心臟整流(Cardioversion):你若患有心房顫動,醫師可能會選擇心臟整流,這是透過電擊或藥物,將異常心率轉化為正常心率的醫學手段。同步電擊心率調整,是在心臟律動中的一個特定的時間,使用特定劑量的電流電擊,以矯正活動異常的心臟電傳導系統的手段。除顫則使用特定劑量的電流,在任意的時刻電擊心臟,這是搶救由心室顫動和無脈搏室性心動過速造成的心臟停跳患者,最有效的方法。
- 導管電氣燒灼術(Catheter ablation):能阻斷引起心律不整的不正常電路傳導途徑。在電燒過程中,會置入特殊的電燒導管(經鼠蹊部、手部、胸部、頸部)到心臟產生不正常活動的地方。經由導管前端產生熱、極冷或放射能量,使異常的傳導途徑產生電阻。
- 藥物:對於許多類型的心搏過速,醫師可能開立藥物來控制心率。一般可分為鈉離子通道阻斷劑(Sodium channel blocker)、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鉀離子拮抗劑(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4種。
請完全依照醫師指示服藥,這點非常重要,如此才能減少其他併發症的發作。若你患有心房顫動,醫師可能會開稀釋血液的藥物,避免血栓形成。
心律調節器可在心律不整發生時,發出電流導正心臟回復正常心跳。
植入式儀器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也可能包括植入式儀器:
- 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是一種植入式儀器,能幫助患者控制不正常的心跳。裝置的過程會進行小手術,將儀器植入鎖骨附近的皮膚,利用絕緣電線,把設備延伸並永久固定至心臟。調節器使用電擊,對於心臟的肌肉做持續與規律的刺激,以維持心臟的持續跳動,若檢測到異常心率,也會發出電脈衝刺激心臟跳動。
- 植入式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以下簡稱 ICD):若你有心室性心搏過速或心室顫動,或曾經心臟驟停或是心臟驟停的高風險群,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此儀器。
植入式去顫器與前述的心臟調節器很像,都是從鎖骨附近植入,藉由一條或多條電極導線連接至心臟。他們最大的差異在於,ICD 可以發出電流進行「去顫」,讓心臟出現嚴重的心律不整狀況時,可以藉由去顫「重新開機」,使心律恢復正常。另外,ICD 也能持續監督心率,若是發現不正常心率,也能夠發出電流,維持心律的規律性,所以 ICD 也可說是具有更多功能的心律調節器。
心律不整的手術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 迷宮手術(Maze procedure):在手術過程中,外科醫師在右心房及左心房中做了多重阻隔,使得電氣活動局限於心房的阻隔間,阻礙了電氣迴路而限制了心房顫動的發生。由於電流無法通過疤痕組織,能有效干擾導致某些類型心律不整的雜散電脈衝。此手術對於陣發性及持續性的心房顫動,效果都很好,但因手術時間長,風險也較高,故僅適用於對藥物以及燒灼術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或是為了其他結構性問題,需要進行心臟手術且合併心房顫動的患者。
-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bypass surgery):若併有嚴重的冠狀動脈心臟病,那麼醫師可能執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改善心臟的血流。
改善心律不整的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
心律不整可能為冠心病或其他心臟病的併發症,因此改善生活型態、不良習慣,可以降低心律不整的風險。你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 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例如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
- 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
- 戒菸。
- 避免飲酒過度。
- 留意藥物作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加速或減慢心跳。
此外,你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輕壓力,降低因壓力導致的心律不整風險:
另外,部分研究顯示,針灸可能有助於減少心律不整的發生,但仍需進一步證實。雖然尚未有研究證實,但有些人認為在治療及預防心律不整上,ω-3 脂肪酸可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