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翼教你用朴素文字抚慰心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翼教你用朴素文字抚慰心灵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82a3cad5ff0c1714658fe769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016352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7618632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20/05/78469092_1072753509.shtml
5.
http://www.perspectiveedu.com/html/2017/wenshuxiezuo_0927/1711.html
6.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06/c405057-32096091.html
7.
http://cll.newdu.com/a/202104/21/1515135.html
8.
https://xz.xs91.net/archives/41.html
9.
https://wxyc.ajcass.com/home/show?ChannelID=12666&ItemID=153922
10.
https://www.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510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17/16/2799607_248409022.shtml
12.
http://183.92.156.82:6061/opac/search;jsessionid=25673E3B8578834926D294938D90C10E?searchWay=author&q=%E5%BE%90%E7%BF%BC&curlibcode=XGST
13.
https://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6/09/content60153.html
14.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34031.htm

在当今这个浮华的时代,能够用最朴素的文字道尽人生百态的作家实属难得。徐翼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散文集《半生缘》以其自然清新的文风和真实的生活记录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徐翼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敏锐细腻的情感世界,更传递了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她的文字,我们能学会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01

朴素文字中的真挚情感

徐翼的散文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她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情感。在《半生缘》中,她写道:“长大成人后,我发现竟然没有和妈妈单独在一起照过相。”这句话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母亲的思念。她对母亲的刻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每一个细节都直击人心:

“妈妈小时家境优渥,光丫鬟就有两个,一个负责倒恭桶、洗衣服之类的粗活,一个则是端茶送水梳洗打扮的贴身丫鬟。”新中国成立后,“裸捐”所有资产的外婆把在上海立信会计学校读书的母亲叫回来,到新成立的嘉兴政府里做了秘书,然后到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担任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后来成为杭州非常有名的教授普通话的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所进修时遇见了父亲并喜结良缘,一年以后生下了徐翼。由于父亲在“文革”中去世,走投无路的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改嫁,她忍辱负重。母亲的形象是在徐翼给我们提供的文学细节中站立起来的。我们看到,这个母亲曾经目睹丈夫的白骨被收埋时当场晕厥;这个母亲在临产时独自一人走着去医院,中途花6毛钱买了一床草席当产床,生下了徐翼可怜的妹妹;这个母亲买不起卧铺票,五十多岁的年纪带着几个馒头当干粮,从杭州到北京坐将近三十个小时的硬座,住在郊区十几个人一间、不分男女的大车店;这个母亲六十多岁还没有坐过飞机,送女儿上飞机的时候羡慕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真的飞机!现在看到了!这么大,它竟然能飞到天上去!两个钟头就从杭州到北京了!”这个母亲最后也没有等到女儿拥有自己房子的那一天的到来,在临终前还大声地表达着等病好了就住到北京女儿家去的愿望……

这些朴素的文字,没有刻意的修饰,却让读者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正如徐翼所说:“散文就是书写自己的内心感受,真实生活、真实情感、真实思索的一种文体。”

02

从生活细节中发现诗意

徐翼的散文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悟。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生活的美好。在《父亲的歌声》中,她写道:“父亲的歌声,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这样的句子,简单却充满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听到父亲的歌声,感受到那份温暖。

在《邀梅作序》中,她将诗的语言融入散文,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梅花开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站在梅树下,看着满树的梅花,仿佛看到了春天的脚步。”这样的文字,既有诗的凝练,又有散文的自由,展现了徐翼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03

保持真实的写作态度

徐翼认为,散文没有必要虚构,写散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怎么想就怎么写的过程。但是,把似乎没有什么艺术门槛的文体写成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其实是很难的。她强调,作家应该有文化,至少应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在互联网普及,知识爆炸的时代,读者获取文化十分容易,而且大学已经普及,有大学水准的读者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作家的文化准也应随之提高,其作品的水准必须高于读者,否则读者不读,读者为什么要读一本低水平的读物呢?我多年从事的叙事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北京历史地理研究,这些研究对我而言是滋润文学创作的营养液。理由是:第一,这些研究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写作内涵;第二,叙事学、传统文化、北京地理属于社会科学,必须秉承科学态度,在这个态度下从事散文写作,则会避免少出纰漏,同时尽力给读者提供严谨、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丰富散文的内涵。

这种严谨的写作态度,让徐翼的作品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不是为了炫耀知识,而是为了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04

学习朴素写作的技巧

那么,如何才能像徐翼一样,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呢?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建议:

  1. 学会白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炼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

  2. 注重细节:细节是情感的载体。徐翼在描写母亲时,总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母亲的形象和情感。比如母亲在临终前还大声地表达着等病好了就住到北京女儿家去的愿望……

  3. 保持真实:写作不是为了讨好读者,而是为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徐翼的散文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她的真诚。她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 多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徐翼的散文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生活的美好。

05

用文字点亮灰色人生

徐翼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饥饿的往事》中,她写道:“那种胃里没东西光蠕动的感觉,让人坐立不安。”妈妈让她尝芝麻酱时的香甜、端炒蚕豆的锅时烫伤十指、一只大南瓜让同宗的人恩断义绝、老母鸡失踪等于丢失了母亲救命的营养源……所有这些生命过往细节的重现,都生动还原了时代的真实,让我们有机会再次铭记历史,勿忘沉痛的过去,从而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种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正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所需要的。徐翼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06

结语

徐翼用她的作品告诉我们,写作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用最朴素的文字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关键是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跟随徐翼的脚步,学会用朴素的文字抚慰心灵,点亮灰色,唤醒对生活的热情。正如她在《半生缘》中所说:“二十几年了,我一直在写一封同样的信,告诉母亲我有多想她。但这封信一直无法寄出。”这种简单而真挚的表达,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在当今这个浮华的时代,徐翼用她的作品提醒我们:最动人的文字,往往是最朴素的;最深刻的情感,往往是最真实的。让我们一起向徐翼学习,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