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岳飞登黄鹤楼:一首《满江红》里的家国情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岳飞登黄鹤楼:一首《满江红》里的家国情怀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B%A1%E6%B1%9F%E7%BA%A2%C2%B7%E7%99%BB%E9%BB%84%E9%B9%A4%E6%A5%BC%E6%9C%89%E6%84%9F/9562108
2.
http://paper.people.com.cn/fcyym/html/2023-02/17/content_25967706.htm
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332acef010309fr.html
4.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bef7241a8684.aspx
5.
https://www.whcbs.com/Upload/BookReadFile/202004/5b46c3b00ef94c85a1065fb4138effbc/OPS/chapter004.html
6.
https://www.gushiwen.cn/gushiwen_6ca31946c8.aspx
7.
http://lyj.zj.gov.cn/art/2023/8/9/art_1277861_59056354.html
8.
https://www.0730news.com/detail?infoid=184476
9.
http://www.news.cn/mrdx/2024-07/12/c_1310781504.htm

南宋绍兴年间,抗金名将岳飞驻节鄂州,登上黄鹤楼,北望中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中原沦陷前后的巨大反差。上片通过“想当年”与“到而今”的对比,展现了昔日汴京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万岁山前的珠光宝气,蓬壶殿里的笙歌燕舞,都已化作铁骑风尘中的废墟。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战乱的残酷,更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国事的无限悲愤。

下片则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这四句质问,直击人心,展现了战争中士兵的牺牲和百姓的苦难。然而,岳飞并未沉溺于悲痛,而是发出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豪迈誓言,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最后以“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作结,展现了词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黄鹤楼在南宋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南宋在蛇山顶修建了“万人敌城”,黄鹤楼可能就坐落在主城外的黄鹄矶子城上。岳飞选择在此登临,不仅是因为黄鹤楼的地理位置,更因为这里象征着南宋的抗金意志。站在黄鹤楼上,岳飞北望中原,心中涌动的是收复失地的壮志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岳飞的诗词创作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除了这首《满江红》,他还写下了《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等名作。在《小重山》中,他通过“寒蛩”、“三更梦回”等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悲愤填膺、壮志凌云的岳飞。这种情感的多样性,展现了岳飞作为文学家的才华,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民族英雄形象。

这首《满江红》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成为了南宋时期抗金精神的象征。它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这首词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激昂悲壮的力量,体会到岳飞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