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诗词大会》:唐诗音律之美的现代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诗词大会》:唐诗音律之美的现代传承

引用
中国网
9
来源
1.
http://minzu.china.com.cn/2024-03/13/content_42722822.htm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0%B5%E7%90%B6%E8%A1%8C/69544
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faf82550102ym6p.html
4.
http://tv.cctv.com/yxg/tbjm/scdh/index.shtml
5.
https://www.sohu.com/a/297640094_755653
6.
https://www.sohu.com/a/257234426_100267121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87%AD%E7%AE%9C%E7%AF%8C%E5%BC%95/2880645
8.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77b08ab3153f.aspx
9.
https://wxy.hubu.edu.cn/info/1025/1207.htm

2024年3月10日晚,备受瞩目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一套开播,迅速引发了高收视率和网端热议。这档陪伴观众近十年的诗词文化节目,今年以“春天”为主题,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让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九色鹿“活”了起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众多精彩节目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两首描写音乐的名篇,以其独特的音律之美,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

01

《琵琶行》: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和她坎坷的人生经历。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琵琶声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旋律。

在节目中,选手们通过朗诵和解读,将这首诗的音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准确把握了诗句的节奏和韵律,更通过情感的投入,让观众感受到了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这种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正是《琵琶行》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

02

《李凭箜篌引》:想象与意象的瑰丽展现

与《琵琶行》不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更多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瑰丽的意象来描绘箜篌演奏的神奇效果。诗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诗句,通过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箜篌声的美妙和变化。

在节目中,专家们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音乐美学。他们指出,李贺通过独特的想象力,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让读者能够“看到”音乐的流动和变化。这种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唐诗音律之美,更为后世的音乐描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03

唐诗音律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创新性的表现形式,让唐诗音律之美得以在现代传承和创新。节目中运用的AI、虚实交互等新技术手段,不仅让古诗词的视觉化表达更加生动,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音律之美。

正如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所说:“诗词,特别是古典诗词兼具意境美、音律美、语言美,它们的创作者生活的年代也许和我们有距离,但其中表达的情感,能让人产生共鸣,人们也依然能在那些精辟、精炼、优美的语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唐诗音律之美,更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档节目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诗词之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