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翻译引热议:如何处理“急急如律令”
《哪吒之魔童闹海》翻译引热议:如何处理“急急如律令”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即将全球上映,其中的道教咒语“急急如律令”该如何翻译成为网友热议焦点。这一词汇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在跨文化交流和翻译中成为障碍。网友们对直译还是意译产生争论,旨在保留原文化背景还是让海外观众了解其内涵。影视译制研究学者贺潇潇认为,优质的译制应唤醒外国影迷对中国文化的求知欲,并解码中西方对等的文化概念。
“急急如律令”最早见于东汉司法文书,原指“如同法律条文般即刻生效”,后被道教吸收为敕令鬼神的标准结咒句式。在《哪吒2》中,这句咒语不仅是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然而,正是这种文化特殊性,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直译和意译各有优劣。直译虽然保留了原文的形式美,但可能让外国观众感到困惑;意译则可能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例如,“急急如律令”如果直译为“Urgent as Law and Order”,虽然简洁,但容易让英语读者产生“法律与秩序”的政警类联想,偏离道教文化语境。而意译为“By the authority of the divine decree, let this be done swiftly”虽然传达了紧迫感和权威性,但可能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
在处理这类文化元素时,影视翻译界普遍采用两种策略: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强调让目标语言读者更容易理解,而异化翻译则倾向于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对于《哪吒2》这样的动画电影,考虑到其目标观众包括大量青少年,采用归化翻译可能更为合适,因为这有助于降低理解门槛,让更多的海外观众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译制专家们普遍认为,优秀的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意,更要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刘风就曾指出,译制片的创作需要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让目标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在处理“急急如律令”这样的文化元素时,可以采用注释或画面提示的方式,帮助观众理解其文化内涵。
回顾中国电影在处理文化元素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哪吒2》提供有益借鉴。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导演陈凯歌通过细腻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成功传达了京剧文化的魅力;在《红高粱》中,张艺谋则通过震撼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中国农村的民俗风情。这些作品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
在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文化自信,又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对于《哪吒2》这样的动画电影,可以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同时通过注释或画面提示等方式,帮助观众理解其文化内涵。这样既能保持文化特色,又能吸引更多的海外观众,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