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如何让你晚年无忧?
个人养老金如何让你晚年无忧?
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这一制度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2年11月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试点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11月底,参加个人养老金人数已超7000万人,缴存资金规模超过470亿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养老储备选择,更是一次养老金体系的知识普及。相关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那么,个人养老金到底能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算算这三笔账。
节税账:每年最高可省3600元
个人养老金的最大作用就是节税和强制储蓄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节税主要表现在缴费端,即个人每年可以通过缴存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金额来抵扣应交的税费。
以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上班族为例,假设其所在城市为石家庄,按照石家庄市2023年的平均工资(102017元)计算,该上班族的年收入(减去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后的税前年收入)为10万元,按照年交12000元的标准缴纳个人养老金。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这笔缴费可以在税前扣除,适用10%的税率。因此,每年可以节省1200元的税费。
如果将时间拉长到退休年龄,按照63岁退休计算,从35岁开始缴纳,共需缴纳28年。那么累计能省税(12000×10%×28=33600)3.3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与个人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收入越高,节税效果越明显。以一线城市为例,上海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7987元,北京为7724元。假设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水平保持稳定,每年缴纳12000元个人养老金,那么他们每年可以节省的税费将更多。以月收入8000元为例,年收入96000元,适用20%的税率,每年可以节省2400元的税费,28年累计可节省6.72万元。
投资账:收益稳定但优势不明显
个人养老金的另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得投资收益。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已增至946只,包括储蓄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等。这些产品各有特点,收益率也有所不同。
以个人养老储蓄产品为例,根据[[2]]的数据显示,23家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的发行银行中,不同期限储蓄产品利率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如下表所示:
期限 | 平均利率 | 中位数利率 |
---|---|---|
1年 | 1.5% | 1.5% |
3年 | 2.15% | 2.15% |
5年 | 2.2% | 2.2% |
10年 | 2.25% | 2.25% |
若张先生购买的是储蓄产品,以某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2.15%计算复利,不算最后一年的投资(此处我们默认最后一年不投资),28年总共可支取本金加利息为360904元。但假如张先生不存个人养老金账户,只存普通银行账户,那么同样的年数和缴纳方式下,以上述某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1.95%计算复利,28年后总共可支取本金加利息为357290元。
两种方式对比,个人养老金账户相比普通账户,存款利息多了3614元,再减去养老金账户提取养老金时3%的个人所得税,张先生最终到手的钱与普通存款账户相差无几。
领取账:退休后每月可领2000元以上
个人养老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退休后能多一份收入来源。根据规定,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时,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月领取,另一种是一次性领取。
以张先生为例,如果他选择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以某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例,该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是2%,如果张先生用缴纳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持续购买这款个人养老保险产品,按照最低保证利率计算,张先生64岁可开始领取,每月至少领取2032元,至85岁累计可领取51.21万元左右,再减去养老金账户提取养老金时3%的个人所得税,张先生85岁到手的钱与购买普通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区别不大。
公众态度:节税是最大吸引力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之际,记者在上班族中随机发出了50份问卷调研,内容包含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看法、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选择等。
调研显示,超四成的上班族表示会考虑申请个人养老金账户并购买相关产品。在促使他们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原因中,七成左右的上班族认为个人养老金存在较大的税收优惠力度,两成的上班族认为个人养老金可以作为补充的养老手段,仅有一成左右的上班族选择了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类型和收益。由此可以看出,节税是上班族最为关注的点。
在计划每年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多少钱方面,三成选择了12000元,还有约三成选择了6000元以下,仅有两成的人选择了6000元~12000元,约两成则选择了暂不考虑。这意味着,虽然一些上班族了解个人养老金对于节税和未来养老的作用,但是对于缴费的态度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在倾向购买哪类养老金融产品方面,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选择了养老储蓄产品,紧随其后的是养老理财和养老保险,选择基金和国债的人极少。从数据可以看出,追求稳定是上班族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
产品选择:多样化但需谨慎
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已增至946只,包括储蓄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等。这些产品各有特点,收益率也有所不同。
- 储蓄产品:期限多为5年、10年、15年、20年,收益多集中在1.3%至2.2%之间。
- 保险产品: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四类,有稳健性和保证最低利率的产品,也有具有进取型、拥有浮动收益的产品。
- 理财产品:风险普遍不高,投资类型多以“固收+”产品为主,业绩比较基准平均约3.93%~4.77%。
- 基金产品:通常设有锁定期或最短持有期限,由于可以直接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所以投资风险偏大,收益弹性也较大。
面对如此多的产品选择,专家建议,年轻人可以选择一些风险略高但收益也较高的产品,如基金产品;而年龄较大的人则更适合选择稳健型产品,如储蓄产品和保险产品。
未来展望:不断完善和发展
个人养老金制度虽然已经全面实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专家建议,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吸引力
- 丰富产品供给,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 完善监管体系,保障资金安全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里程碑。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它将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为更多人提供安心有保障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