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出任“重塑未来”爱心大使,助力肢残人康复
濮存昕出任“重塑未来”爱心大使,助力肢残人康复
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近日再添新身份——“重塑未来”中国行爱心大使。这是他继2001年成立个人爱心基金会后,在公益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行动。作为中国戏剧界的领军人物,濮存昕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在公益领域也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
从舞台到公益:濮存昕的爱心之路
2001年,濮存昕以其个人名义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了“濮存昕爱心基金”。自那时起,他便将公益事业作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成立之初,他就确立了“公益要脚踏实地,关注实际效果”的理念。在他的带领下,基金持续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开展教育、文化和健康等领域的公益活动。
在教育领域,濮存昕爱心基金为多所希望小学捐赠物资。例如,2018年,基金为禹城市伦镇完美希望小学(伦镇堂子街小学)的学生们量身订做运动卫衣,作为春季校服,彰显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文化领域,他通过各类艺术项目,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健康领域,基金支持各类医疗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获健康。
“重塑未来”:让爱照进现实
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支持、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办的“重塑未来”中国行项目,是濮存昕此次担任爱心大使的重要平台。该项目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贫困肢残人士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
项目计划在2014年实现免费救治1000位贫困肢残人的目标。目前,已在湖北、重庆等地开展试点,首批确定了50名贫困的肢残少年儿童作为免费救治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凯德中国希望基金为该项目捐赠了20万新加坡元,专门用于50位贫困肢残儿童的救治工作。
肢残人康复: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我国现有2470万肢残人,其中近五分之一的人群(约500万人)可以通过骨外固定技术及再生控制技术获得改善。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许多贫困肢残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当地残联通过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为儿麻后遗症残疾人提供辅具政策咨询和使用指导。同时,还开展了康复体育进家庭、辅助器具适配、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服务,多维度帮助肢残人改善生活状况。这些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资金短缺、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未来展望:让希望之光照亮更多人
濮存昕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公益事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他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肢残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他也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肢残人康复事业,让爱与希望传递得更远。
正如濮存昕所说:“做公益不是负担,而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公益精神。从舞台上的艺术家到生活中的公益使者,濮存昕用爱心和责任,为社会注入了更多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