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蚩尤,敢于挑战炎黄的男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蚩尤,敢于挑战炎黄的男人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83048542031873

蚩尤,这位上古时代的九黎族酋长,不仅是神话中的武战神,更是与炎黄二帝并称的传奇人物。他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勇猛无比。在涿鹿之战中,他率领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展开激战,最终虽被黄帝所杀,但其勇猛形象却让人畏惧,黄帝甚至将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以激励军队。

传说,他曾与炎帝大战,并打败炎帝,于是炎帝与黄帝联合起来战蚩尤。蚩尤率领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这个地方展开激战。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人,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相助,才能破之。

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最终被黄帝所杀,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

蚩尤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的蚩尤性情豪爽、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阳刚之美,不愧为一代盖世豪杰。但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往往把他降格为妖魔邪神的形象。

据《易·系辞》引《帝王世纪》中说,“炎帝”之号,由姜石年为首任炎帝,其后传七世,分别问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

这实际是由炎帝衍生出的几大家族分别统治的年号,其中的时间长达一千多年之久。在炎帝家族统治中原近数百年后,从炎帝的父系少典氏中又分出轩辕氏,并在七百多年后出了著名的黄帝。

末代炎帝姜榆罔不擅长治理国家,为华胥族长老所不喜,在长老制的选举中被迫退位,由轩辕氏成为新的领导,称为黄帝。末代炎帝发动阪泉之战,但被黄帝击败。

冷眼旁观姜榆罔与黄帝族争夺帝位的是炎帝的臣子姜蚩尤。蚩尤族为苗蛮部与炎帝族联姻所生。苗蛮族是北风族后人中的女娲氏与盘瓠氏联姻的后人。蚩尤族作为女娲氏后人的主体,成了新的刑罚之神,在华胥族联盟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初,燧人氏弇兹氏结盟,确立昆仑山天帝的时候,指定开明白虎族为刑罚之神,负责讨伐不归顺的部落。其后这个角色由西王母族接替,又传女娲氏至蚩尤族。这个角色负责部族中的兵器杀伐,一般由实力最强劲的部落担当。

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这八十一个氏族联盟叫做“九黎”

蚩尤为九黎之君,在炎帝系中举足轻重。因为华胥族主体少典氏对苗蛮的实力十分忌惮的原因,蚩尤虽然有姜姓,却没有获得华胥族长老的认可而继承帝位,因而一直只能作为炎帝的臣子。

在早期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中,蚩尤没有参加炎帝的一方。在末代炎帝被击败以后,蚩尤才联合了炎帝族中不愿意臣服黄帝的力量,试图发动决定性的一战来夺取中原。一旦蚩尤获胜,蚩尤继承的可能只是炎帝的称号,但华胥族统治的主体就成为了苗蛮,这是华胥族各部族长老不愿看到的。

据《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中说: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传说中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蚩尤牛身的形象也说明其炎帝族的身份。炎帝族本身是以牛为图腾的。而蚩尤本身即是刑罚之神,因而在制造兵器、行军打仗方面非常有优势。

黄帝在进行与部落的联姻策略中也考虑到了这点,其正妃为北风族后人,生子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生了儿子韩流,而韩流又娶了九黎一部的后人,即淖子女,生子颛顼。日后颛顼继位,有了苗蛮的血统,自然就能获得其支持了,这是黄帝的深谋远虑,在颛顼为帝并把帝位传给黄帝族后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蚩尤统领的九黎,并不是一个坚定的同盟,其中还包括不少灵山十巫的成员。而灵山十巫中的朝云国是轩辕氏的母系,蜀山氏则与黄帝有联姻。在蚩尤联络炎帝族中的旧势力,准备决战的时候,黄帝也布下了更大的

黄帝出人意料地以子青阳氏入赘东风家族,表面上尊少昊为风之五部的共主,实际上是由黄帝嫡系控制了中部和东部。在这种情况下,蚩尤要面对的不单是黄帝族,还包括东方的“空桑氏”,获胜的几率就少了很多。在涿鹿之战中,蚩尤族与黄帝族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最终被黄帝所杀。

在战争前,蚩尤做了充分的准备,联合了九黎部落的力量,以其为首领。并利用刑罚之神的身份,铸造了大量的兵器,这些锋利的兵器,不是一般的勇士所能抵挡的。

蚩尤的联盟中,包括炎帝的后人风伯雨师夸父族等。风伯以飞廉为图腾,有时也称作蜚廉,其形象非常古怪。传说中的飞廉神禽,能致风气,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但在《山海经》中则是:

状如牛而白首,一日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

从其形态而言,风伯当为炎帝族与苗蛮联姻产生的后人。

在东夷领域内的东海,雷泽氏一支迁居到这里,并与水神共工的后人联姻产生了夸父族。据《山海经》中说,夸父国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身体高大,右手握着青色蛇,左手握着黄色蛇。但夸父被描述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戴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夸父因为具有雷泽氏的血统而长的特别高大。但黄帝也又通过与东海内的部落联姻生了禺䝞,禺䝞又生了禺京。禺京掌管北海,禺䝞就掌管东海,都是海神。雨师妾国则是炎帝族共工氏水神系的后人。据《山海经》中记载:

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雨师的形象,即水神玄武的“蛇龟”之形。

相对于蚩尤的武力面言,黄帝依靠更多的是科技与谋略。风伯、雨师、夸父都是公开的力量,黄帝依靠的则是与少昊族的秘密联盟,还准备了一支最为隐秘的力量

在东方钜燕国中,有一支神秘的鹰族,少昊选择其与黄帝族的海神系联姻,即“应龙”一族。应龙族住在“凶犁土丘山”的最南端,通过与各部落间的贸易,获得了其它任何部落没有的装备实力

蚩尤发动战争的初期,因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战术,黄帝联盟不及防备,被杀了个手忙脚乱,节节溃败。但黄帝在战争开始时,就派人去东海猎取了雷泽氏的图腾夔龙,并将之制成鼓。这极大地震撼了雷泽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黄帝利用先进的技术与之周旋,特别是在大雾之中,利用指南车技术进行反攻,对蚩尤族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双方就此在涿鹿进入了战争的相持阶段。同时双方的援兵都抓紧时间赶来,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应龙族赶到中原,进攻冀州之野。应龙畜水,准备对蚩尤族发动水攻。但蚩尤的两支后援部队,风伯族与雨师族也赶到了。风伯雨师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掌握与控制,引导着下了一场大风雨。应龙族来不及防备,自身反面陷入困境。但黄帝族还有最后一支力量。

为与风伯雨师相抗衡,黄帝族也和草原上的鬼氏联姻,生下了女儿。魃掌握着使天变晴的自然力量,刚好可以克制风伯雨师。女魃止住了雨,并和应龙以及黄帝族中的其它部落对蚩尤族发动了大反攻。蚩尤族抵抗不住,被击败,蚩尤本人也被应龙杀死。

与此同时,夸父族也进入了战争状态,准备向西行进到禺谷这个地方增援蚩尤族。但他们行军速度太慢且十分大意,也可能受到了其他部族的牵制。应龙族杀死了蚩尤,士气正旺

当夸父族行进到邓林时,遭遇到了应龙族的猛烈伏击。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夸父族就全军覆没了,夸父本人也在这场突袭战中被应龙杀死了。

涿鹿之战后,黄帝族获得了对中原的统治权,但这种统治权尚不稳定,即使黄帝通过帝颛顼稳定了苗蛮的情绪。在颛项、帝喾两代为帝时期,炎帝族新的统领共工又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反抗黄帝族,战争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帝颛顼时的共工之乱,舜帝时的三苗之乱,都可以看成是炎帝族与黄帝族战争的延续。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因为蚩尤本身为华胥族中刑罚之神的关系,蚩尤即使战败,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

涿鹿之战后,黄帝依然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应龙族在涿鹿之战中,对黄帝族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南部的夸民国大人国因与夸父一样拥有雷泽氏的巨人血统,有重新反叛的隐患。因此,在战争胜利后,应龙镇守南部。应龙族后来在大禹治水遇到困难时,再度出手帮助。

少昊族则去了西方,同昆仑白虎族与鬼氏交好。东海、北海也在黄帝后人的统治内。与西王母族的联姻,则稳定了北方的草原部落。这样黄帝族联盟就从东南西北四方包围了中原,纵然炎帝后人再度反抗,也很难取得胜利。

女魃本身是鬼氏的后人,虽然有黄帝族的血统,但华胥族对其外形与掌握自然的力量十分忌惮。从这点来说,炎黄一族内战导致的后果,对于增援的夸父与女魃一族都是悲剧。夸父一族被灭亡了,演变成了“夸父逐日”的神话,这至少减淡了夸父的悲剧色彩。而女魃则不能再回到草原上,留在华胥族地盘上,艰难地在误会中生存着。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少昊之子穷奇入赘于炎帝族,成为新一代的共工氏首领。这位共工氏,后与颛顼争帝位,而发动不周山之战

帝喾传位于帝挚,帝挚之子帝江驩兜,即浑沌,也是三苗的首领。另有炎帝的苗族后裔缙云氏之子饕餮,也称“三苗”,饕餮统领的是蚩尤失败后苗蛮的主体。但从“三苗”的结构来说,是由共工氏、驩兜、饕餮这三大部族构成了所谓的“三苗”。尧、舜时期,这三者的首领,都有资格获得帝位,因而组成“三苗”进行叛乱。

黄帝族尊青阳氏少昊为共主,少昊传帝位于颛顼。颛项因为有苗蛮的血统而得到苗蛮的爱戴。据《山海经》记载,颛顼生了驩头,驩头生了苗民,苗民人姓厘,吃的是肉类食物。苗民国是颛顼族与苗蛮的后代。驩头、驩兜是不同时期对苗蛮某部族首领的称谓。

颛顼传帝位于帝喾,这时期炎帝族共工挑起的“不周山之战”还未完全平息。尽管共工失败了,但炎帝族取得了一个妥协的胜利结果,由帝喾的次子尧继承了帝位。帝喾的次妃庆都属于伊耆氏,也为神农氏的一支。据《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

而《吕氏春秋·召类》则说:

尧战丹水以服南蛮。

尧征服三苗后,娶了三苗族的散宜氏,生子丹朱,丹朱的封地在“三苗”的地盘,即黎国。尧为帝时又发生了帝俊后人争夺天下的“十日之乱”,九日败亡,完全由第六日羲和族控制了东部。但妥协的结果是代表金乌族利益的有虞氏舜继承了帝位。

虽然,舜是尧的女婿,而且有着颛顼的血统,但对尧之子丹朱是十分顾忌的。这种情况下,丹朱联合三苗又发动了叛乱,极大地动摇了舜的统治。

舜虽然击败了三苗,把三苗的一部分迁到了三危山,即伺候西王母的三青鸟族居住的地方,以对抗西戎,但“三苗”的主体还在中原,而且一直与黄帝族后人抗争不休。据《淮南子·修务训》卷一九说,舜:

南征三苗,道死苍梧。

甚至舜帝本人,也在后来征伐三苗的过程中去世。“三苗之乱”最终的结果是,华胥族部落长老选择了黄帝的后人大禹为华胥族领导。大禹也有流黄辛氏的血统,代表西羌与华胥族的双重利益。其后大禹再次征伐三苗,大败苗师,三苗从此衰微

商、周时期,“三苗”又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荆楚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其中较先进的楚人,又被称为“荆蛮”。荆蛮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的主体居民和主体民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