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富古村:一场近300名外嫁女的盛大归家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富古村:一场近300名外嫁女的盛大归家之旅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2A037SX00
2.
http://www.sohu.com/a/857777809_120146415?edtsign=A57C7A90EA0A8149F1589F7FB999FC4A3B127B55&edtcode=xW5WLWm834RlWgB9uxAiFw%3D%3D&scm=10001.663_14-200000.0.0.&_f=index_cpc_1_0&spm=smpc.channel_258.block4_314_Y6ubu8_1_fd.5.1739325600010DA5oXoZ_1090
3.
https://www.sohu.com/a/507105632_121124388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0A08RYE0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24/15/6657566_958691676.shtml
6.
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3-11/27/content_876_842861.htm
7.
http://www.kaiping.gov.cn/kpszfw/xwdt/zjdt/content/post_3036384.html
8.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3570.html
9.
http://www.news.cn/mrdx/2023-12/05/c_1310753795.htm
10.
http://bjjbls.com/NewsDetail.aspx?ID=4925
11.
http://m.ah64580.com/zdal/2020-04-27/346.html

2025年11月25日,广东韶关仁化县夏富古村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动。近300名外嫁女身着鲜红旗袍,手持花伞和旗子,在鞭炮声和舞狮表演中,缓缓步入这个有着7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这场名为“重聚一堂·情牵乡亲”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家庭聚会,更是一场承载着浓厚文化意义的仪式。从25岁的年轻姑娘到80多岁的耄耋老人,从本地村民到远嫁香港、台湾的游子,所有外嫁女都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重温儿时的记忆,感受家乡的变化。

01

一个承载750年记忆的古村

夏富古村,始建于南宋理宗德祐初年(1275年),位于仁化县董塘镇东南面,距县城15公里。这个坐落在丹霞山风景区主景区内的古村,四周丹山碧水环绕,风景如画。据《李氏族谱》记载,这里曾是锦江下游的第一商埠,历史上出过19位举人或进士,人文底蕴深厚。

走进古村,映入眼帘的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村前的聚宝盆水池、夏富小学内的九百岁古榕树、精美的马头墙、雕梁画栋的古宅,无不诉说着这个村落的辉煌历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氏宗祠,它不仅是村民祭祀祖先的场所,更是这次活动的核心场地。

02

仪式背后的传统文化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外嫁女们身着统一的鲜红旗袍,佩戴精美丝巾,手持象征吉祥的花伞和旗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队伍行进到村口时,按照夏富古村的传统习俗,先后进行了放鞭炮、舞狮子和迎宾等仪式。

这些仪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庆祝活动,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旗袍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尊贵,花伞寓意着庇护与团圆,而鞭炮和舞狮则代表着喜庆与驱邪。每个细节都在诉说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仪式结束后,外嫁女们在乐队的引导下,前往李氏宗祠拜祖。宗祠内,神龛上供奉着南宋先祖李子乙及夫人朱氏的神位,两侧悬挂着“仙李琪枝”、“追远堂”等匾额,这些都是明朝礼部尚书李永茂的题赠。拜祖仪式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

03

百家宴里的浓浓乡情

中午时分,活动迎来了高潮——百家宴。来自省内外的嘉宾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夏富古村的传统美食,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祝福。宴会上,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这场盛宴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它让外嫁女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村民们体会到了团圆的喜悦。正如一位外嫁女所说:“虽然我们嫁到了不同的地方,但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港湾。”

04

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传承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活动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强化了家庭和亲情的纽带,让外嫁女们感受到自己仍然是家庭和宗族的重要成员。其次,它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年轻一代在外嫁女们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此外,活动还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升。在过去,外嫁女往往被视为“外人”,但在现代社会,女性不仅承担着赡养父母的责任,也积极参与村庄的公共事务。这种转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05

反思与展望

然而,这类活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集体回娘家活动过于铺张浪费,甚至存在高额缴费和规格攀比的问题。例如,在某些地区,人均缴费高达600元以上,给参与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外嫁女在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四川广安玉皇观社区的陈莉等四位外嫁女,就因“外嫁女”身份被剥夺了应有的权益,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背后的社会公平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仪式感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形式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06

结语

夏富古村的这场外嫁女回娘家活动,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让外嫁女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村民们体会到了团圆的喜悦。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样的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亲情和乡情始终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纽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