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郴州天台山:云端之上的道教圣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郴州天台山:云端之上的道教圣地

引用
携程旅行网
10
来源
1.
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yizhang2861/1481505.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2894516_121924581
3.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2861/4101576.html
4.
https://you.ctrip.com/sight/tiantaimountain246.html
5.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73c3ce28e2859de50343d914.html
6.
https://m.map.360.cn/m/search/detail/pid=7aed215a9d18af82
7.
http://www.ttsly.com.cn/zjwh.jhtml
8.
https://www.zjtz.gov.cn/art/2007/4/8/art_1229049334_46878726.html
9.
https://cppcc.zjzx.gov.cn/zjws/zjws-rwls/1230202207051023500232300.html
10.
http://www.yizhang8.com/article/article_2770.html

在湖南郴州的最南端,藏着一处被誉为“宜章张家界”的人间仙境——天台山。这里不仅拥有与张家界媲美的自然风光,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道教文化的圣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神秘的山峰,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01

云端之上的奇观

天台山位于郴州市宜章县,是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以奇石、奇峰、险崖而闻名,被誉为“宜章张家界”。当你站在观景台上,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脚下是翻腾的云海,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尤其是在日出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云层上,将整个世界染成了金色,美得令人窒息。

02

千年道教文化的传承

天台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一座道教文化的宝库。据史料记载,天台山是佛教在中国产生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禅宗重要的弘法道场。三国吴赤鸟年间(238—251),就有禅师来此结茅苦修,是为佛教在天台山传播之始。两晋南北朝至隋,为佛教初盛期,特别是陈、隋之际,高僧智岂页入天台山创法华宗,建12道场,使佛教大播,影响深远。唐代,禅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发展。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是天台山佛教最盛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吴越偏安一隅,社会安定,而且吴越王钱氏几代均重僧好佛的缘故。明清以后,佛教在天台山呈停滞和衰落状态,新建、修建寺院均大大低于前代水平。

据统计,三国赤乌元年(238)至民国的1700余年间,共建佛教寺、院、庵、堂、亭等114处。最早建立的寺院有资福院、翠屏庵、回峦庵。资福院,位于天台山东麓,旧名“清化”,建于赤乌二年(239)。宋治平三年(1066)改兴化,隆兴初(1163)改今额。翠屏寺,在天台县西南45里处,天台山下。赤乌年间建,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宋治平三年(1066)改净安院,明代改翠屏寺。回峦庵,建于赤乌二年,宋代改称兴教院、兴教寺,现存佛寺主要有国清寺、真觉寺、华顶寺、高明寺、方广寺等。

佛教圣地

国清寺,在天台县北3公里天台山麓,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祖庭。原为天台宗实际创立者智岂页大师修禅处,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岂页遗愿建立。初名天台山寺,隋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唐会昌中,毁于兵火,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为书“大中国清之寺”额。宋景德二年(1005)改称“景德国清寺”。建炎四年(1130)诏易教为禅。后寺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所建。

寺院规模宏大,占地19600平方米,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与南京的栖霞、山东灵岩、湖北玉泉合称天下四大丛林。主要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中轴线上依次有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雨花殿前两侧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内有雄伟的释迦弁尼坐像,通高6.8米,重13吨,为明代以青铜铸成。两侧还有18罗汉塑像,为元代以楠木雕成。西轴线上依次有安养堂、观音殿、文物室、妙法堂。妙法堂有台宗讲席,为寺僧讲经说法之处。东轴线上依次有斋堂、方丈楼、迎塔楼。此外还有修竹轩、禅堂、静观堂等建筑。

寺内有古梅一株,传为隋代住持僧灌顶手植。寺外有隋塔一座,高59.3米,6面9级,空心,砖砌,四周还有许多浮雕佛像,形制挺秀。寺内藏有文物上千件,其中有隋代智岂页禅师贝叶经,清雍正年间“钦赐藏经”及唐代诗僧寒山子的《寒山诗集》。日本名僧最澄大师于唐贞元二十年(804)来此,从天台宗十祖道邃习教规,次年回国创日本佛教天台宗,故国清寺也被日本佛教天台宗号为祖庭,常有日本教徒前来认祖参谒。寺外还有僧一行禅师之墓,掩映在浓荫之中。寺周五峰耸峙,双涧环流,景色清幽,为天台胜景之一。

真觉寺,在天台县北23里天台山中。隋开皇十七年(597)建。中有智岂页禅师塔院。原称定慧真身塔院,宋祥符元年改今额。塔院大殿中置大师肉身塔。塔高(连座)7米,2层6面,青石雕成,作工极为精致。第一层正面置智岂页坐像。殿壁排列有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其中之一即天台宗第十六祖高丽籍义通宝云禅师。塔院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重修。寺外有一碑亭,中立《修禅道场碑》,为唐元和六年(811)行满法师立,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徐放书。碑石现已移至院内厢房中。

高明寺,在天台县东北20里处,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建于唐天七年(910)。原为智岂页禅师幽溪道场,明万历年间重建,1980年重修。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殿、楞严坛。寺周多奇石题刻,有一巨石名“看云石”,上刻“佛”字,直径约7米,甚为壮观。溪流之上,还有石梁形成的圆通洞,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精奇。

善兴寺,初名华顶寺,位于天台山风景秀丽的华顶峰。原为智岂页禅师宴坐处,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德韶禅师创为寺。后屡毁屡建,现存大殿系1928年修。寺额题“华顶讲寺”。现在寺中正在兴建重檐歇山顶大殿。寺周有太白书堂及王羲之墨池。还有茅蓬数十,被称为“七十二茅逢”,供斋期前来聚会的数百僧人居。茅蓬掩映在绿树丛中,自成一景观。

道家福地

天台山既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又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故有“佛窟仙源”美称。道教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宗旨,这里成为他们理想的修炼之地。道教传入天台的时间,也在三国吴赤乌元年(238),时著名的道家葛玄曾在桐柏山炼丹。传说华顶有葛玄茶圃,桐柏有葛玄丹灶。其后道教在天台山缓慢发展,直至明万历后,呈衰退趋势。天台山道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葛洪,陶弘景和司马承祯等人。

道教在天台山最主要的道场要数桐柏观了。桐柏观在卧龙、玉女、紫霄等九峰回环中,道家称“金庭洞天”。吴赤乌元年,葛玄炼丹于此,建法轮院。唐睿宗于景云二年为司马承祯在此复置观,名桐柏观,规模宏大,为天台第一道观、道家东南祖庭。此地环境清幽,历代碑刻、吟咏甚多。唐代诗人孟浩然至此不愿离去,他在《宿桐柏观》诗中表示“愿言解缨绶,从此去烦恼。高步陵回壁,元踪得三老。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江,云涛空浩浩”。

天台山除宗教文化蔚然发展外,儒家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理学在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大师朱熹在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十年(1183),三至台州,从释、道二教汲取营养,丰富了理学内容。同时朱熹在此地广收弟子,使台州理学勃兴,车若水、方教儒等著名学者辈出。另外,许多儒士以同释、道交游为时尚,而许多僧人、道士本身就出身于儒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天台山的诗僧寒山子就是一位较典型的人物。他生活在唐代,其诗内容丰富,而且包含禅机。一些诗飘逸优美超凡脱俗,而一些诗则能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故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流传至今。他的诗“一例书岩石”,寄情于山水之间。后人集之成卷,名《寒山子诗集》,共收诗300余首。

释、道、儒长期并存互相融溶,成为天台山文化的又一显著特点。唐宋之际,“三教”相互影响加深,其代表人物都先后表示出宽容的态度。宋孝宗曾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主张。宋初天台宗十七祖知礼提出“凡立身行道,世之大务,虽儒释殊途,安能有异必须先务立身,次谋行道……”明确表示出向儒学的靠拢。释道二教也相互吸收,日趋融合。《佛祖统纪》中记载:“天台张平叔,少得混元之道。……道成,著《悟真篇》传于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说明北宋初年已有道士参禅的风气。其实早在唐代,司马承祯已引佛入道,创立三戒、五渐、七阶炼养理论,被称为“佛道双修”学说。三教融合还基于共同的认识,即都重内在的修养——“修心”。另外“三教”的互补性也是它们长期共存的重要条件。“儒”作为经世之学,注重调节人与人的关系,“道”重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释”则重在调节人与“天”的关系。人们同时需要“三教”,而三教也因此长期依存。

03

实用攻略

交通指南

从郴州西站到天台山约40公里,建议包车或自驾前往。公共交通不便,可先乘坐公交到宜章县城,再转乘前往莽山的班车,但班次较少,时间较长。

住宿推荐

景区内及周边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建议提前预订。推荐选择靠近景区入口的住宿,方便第二天早起观日出。

餐饮建议

景区内餐饮较少,价格偏高,建议自带干粮和水。晚上可到附近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

04

拍摄建议

最佳拍摄时间

早晨和傍晚是拍摄天台山的最佳时间。早晨可以拍摄云海日出,傍晚则可以拍摄落日余晖。

拍摄地点推荐

  • 万寿塔:拍摄全景和日出的绝佳位置
  • 天台寺:拍摄人文景观和日落
  • 观景台:拍摄云海和山峦
  • 小天台:拍摄星空和夜景

拍摄技巧

  • 建议携带长焦镜头和三脚架
  • 早晨拍摄云海时,注意曝光补偿
  • 晚上拍摄星空时,使用低ISO和长时间曝光
  • 拍摄人文照片时,注意构图和光线
05

游览建议

  • 最佳季节是春秋季节,天气凉爽,适合登山
  • 建议与莽山五指峰一起游览,需要1-2天时间
  • 景区内餐饮较少,建议自带干粮
  • 注意防晒和保暖,山区温差较大
  • 穿着舒适的登山鞋,带足够的水
  • 尊重当地文化和宗教习俗

天台山不仅是一座自然的奇观,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领略到千年的文化积淀。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所以,不妨趁着秋高气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自感受这座“宜章张家界”的独特魅力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