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技术升级,守护网络安全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技术升级,守护网络安全
2024年,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和主要网站平台共受理处置网民举报线索2.27亿件,同比增长10.4%。这一数据背后,是全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平台的持续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以及在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权益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技术升级:智能化提升治理效能
以江西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为例,近期完成的全面改版带来了两大显著变化:
一是访问更加便捷。新改版的举报中心首页对举报入口进行了优化,操作流程更加简便。同时,举报内容的分类方式全面升级,按照政治类、暴恐类、诈骗类等九大类别设置,便于网民准确定位举报内容。
二是处置更加高效。此次改版在技术上进行全面升级,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通过更新算法和系统逻辑,实现了举报信息的快速准确分流,使整个举报流程更加透明、高效。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采用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举报信息。同时,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网络平台的算法应用。
实际成效:打击违法信息保护用户权益
网络举报平台在打击违法信息、保护用户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处置了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行为。各地网信部门也通报了一批涉网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形成了有力震慑。
在保护特定群体权益方面,网信部门从严打击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东省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黑灰产典型案例,展现了监管部门的决心和成效。
未来展望:算法治理引领智能化趋势
面对算法推荐可能带来的“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盲目追求利益侵害劳动者权益等行为。
专项行动要求网站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提升正能量内容传播效果,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积极探索相关算法技术应用,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
各地网信部门在专项行动期间开设举报受理渠道,对网民举报线索进行监测核实,督促存在问题的网站平台及时整改,并向网民反馈整改结果。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监督,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网络治理格局。
网络举报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和算法治理,不仅提升了网络空间治理效能,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理机制的完善,网络举报平台将在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期待更多公众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