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撤基金成避风港!“固收+”策略受追捧
低回撤基金成避风港!“固收+”策略受追捧
低回撤基金走红背后:市场震荡下的避风港
2025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震荡走势,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反复拉锯,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兼具稳健收益和低回撤特征的“固收+”基金异军突起,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避风港”。
“固收+”策略的本质:在波动中寻找平衡
“固收+”策略,顾名思义,是在固定收益的基础上通过配置其他风险资产来增强收益。但这一策略的本质远不止于此。易方达基金副总裁胡剑指出,“固收+”的核心是在尽可能降低波动率的情况下提升组合收益率中枢水平。然而,市场对“固收+”的理解往往过于简单化,将其等同于“固定收益+额外收益”,这种误解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产品风险认知不足。
市场需求激增:从数据看低回撤基金的崛起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固收+”基金总规模达到10062.4亿元,虽然较2023年底萎缩近两成,但这一调整恰恰反映了市场对低回撤产品的偏好转变。2024年全年,“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达5.3%,最大回撤控制在-3.9%,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特别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低波型“固收+”产品表现最为亮眼,收益率达1.8%,回撤仅-1.0%,风险收益比表现最佳。
策略解析:如何实现低回撤与稳健收益的双赢
低波型“固收+”基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配置红利股票或转债类资产来实现收益增强。具体来说,债券部分以高等级信用债作为底仓,运用长久期利率债进行交易增厚收益;而“+”的部分则更为灵活,目前主流做法是配置红利股票或转债类资产,一般会挑选经营稳定、波动相对可控的行业或个券,并适时进行仓位的择时调整。
配置价值与未来展望:低回撤基金的长期投资逻辑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低波固收+基金仍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从债券市场来看,当前的利率环境和机构欠配的情况可能持续,信用债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有限,相比纯债,固收+基金的收益性价比有所提高。从权益市场而言,去年9月以来,在各项政策推动下,资本市场企稳反弹,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边际有所提升,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股票和可转债都有作为空间,“+”的部分所贡献的弹性可期,因此整体来说,固收+基金的配置价值还在不断提升中。此外,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发展,不同的收益增厚方式也会更多地涌现出来,固收+基金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结语:理性投资,把握机遇
在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低回撤基金以其稳健的收益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但需要提醒的是,低回撤并不意味着无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时仍需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低回撤基金不失为一个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