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自由教育团队推荐:家庭中的孩子安全教育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自由教育团队推荐:家庭中的孩子安全教育方法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5284822_121687756
2.
https://pitchhub.36kr.com/project/2261328233499271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236372
4.
https://www.sohu.com/a/781602949_121687787
5.
http://baby.sina.com.cn/edu/13/2512/2013-12-25/0924263148.shtml?from=wap
6.
https://www.dealmoon.com/guide/758902
7.
https://www.eol.cn/html/jijiao/aqcs/index.shtml
8.
https://www.gov.cn/fuwu/2017-03/28/content_5181340.htm

据统计,在美国,意外受伤是儿童伤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有超过12,000名0-19岁的婴幼儿及青少年因为意外受伤死亡,另有超过920万人次因此要看急诊。另外,据NCIC统计,美国每年有近650,000宗儿童失踪的报案。看到这些数字,爸爸妈妈会不会吓一跳呢?

儿童安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每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将结合东华小学老师的建议、美国儿童安全守则以及“1530”安全教育法则,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实用的儿童安全教育指南。

01

东华小学:安全教育的先行者

东华小学教师胡红洁和石排镇实验小学教师魏丽婷在《城市的声音》节目中分享了如何通过家庭互动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胡红洁老师从大数据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了各种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而魏丽婷老师则强调了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教育孩子识别和规避潜在危险的重要性。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建议,帮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安全。

02

家庭互动:培养安全意识的关键

胡红洁老师和魏丽婷老师在节目中强调,家庭互动是培养孩子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家长不仅能够传授安全知识,还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角色扮演:让安全教育生动有趣

胡红洁老师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安全知识。例如,可以设定一个“陌生人敲门”的场景,让孩子练习如何应对。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能够记住安全要点,还能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安全知识问答:检验学习成果

魏丽婷老师则推荐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游戏。这种互动方式不仅能检验孩子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家长可以提问:“如果家里着火了,应该怎么办?”或者“在马路上看到红灯应该怎么做?”

03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除了通过专门的互动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外,两位老师还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以身作则:最好的教育

胡红洁老师指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使用电器时注意安全等。

利用生活实例:让安全教育无处不在

魏丽婷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在厨房做饭时,可以提醒孩子远离火源;在外出游玩时,可以教孩子识别安全标志等。

04

科学依据:为什么家庭互动如此重要

最新的研究表明,投资早期教育不仅能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优质的早期教育能够减少社会经济不平等,促进儿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家庭互动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5

实用建议:家长必读的安全指南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两位老师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 制定家庭安全规则:与孩子一起制定并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如不随便开门、不玩火等。
  • 定期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燃气等设施,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 教会孩子紧急求助方法:让孩子记住家长的联系方式,学会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等。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安全,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家庭互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6

美国儿童必知的15条安全守则

美国在儿童安全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守则:

1. 过马路要先停下看两

(图片来自于@Safety Education Alliance of America,版权属于原作者)

无论是上学放学、去商场、饭后散步、在家门口玩耍...都可能会遇上马路和车子,教孩子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例如要走sidewalk不要走在马路上,过马路时要先停下、看过两边没有车子再走;坐车也要坐安全座椅扣上安全带等等,对孩子的安全很有帮助。

2. 不要玩火以及其他危险物品

(图片来自于@pixabay,版权属于原作者)

家里的危险物品家长除了应该收拾好藏起来以外,还应该教孩子去认识,例如火柴打火机、清洁剂化学品、刀具等等,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些不是玩具、不要拿来玩耍。

更多家居安全注意事项,请点此查看《花钱少少安心多多,儿童家居安全要做足》

在美国不少人家里还会有枪械,更要注意教孩子对待枪械的正确意识,平时也应该用专门的保险箱将枪和子弹收好锁好。

3. 停下、趴下、滚

(图片来自于@UNC School of Medicine,版权属于原作者)

教会孩子,万一身上真的着火了,不要慌,停下来、趴到地上、然后滚起来。这些简单却可以救命的动作平时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练习熟悉。真的遇到紧急状况,孩子也不至于过度慌张。

4. 不要在水池边奔跑

(图片来自于@pxhere,版权属于原作者)

溺水是美国第五大意外死亡原因,而其中五分之一的意外溺亡人士年龄少于14岁。教孩子不要在水边奔跑嬉戏也可以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孩子在水里或水边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应该要时刻注意着,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伸手可触的距离。

尽早让孩子学习游泳技能也有好处,很多公共泳场、YMCA等都有提供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以及其他年龄段的小孩游泳课程,但是家长依然不能因为“孩子会游泳了”就大意。

5. 熟记父母的姓名、电话和地址

(图片来自于@SafetyTat LLC Amazon,版权属于原作者)

万一孩子走丢了,或者需要寻求帮助,有爸爸妈妈的联系信息,例如电话和地址等就会非常方便。平时可以当游戏一样跟孩子练习帮助记忆。

如果孩子记不住,有需要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借助一些防水低敏纹身贴,贴在孩子手臂上,然后在上面写上联系信息,效果最长能保持几周。

6. 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图片来自于@Baby Center,版权属于原作者)

教孩子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任何食物和糖果,即使像万圣节的treat or trick,也应该要将糖果先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检查过后、爸爸妈妈允许了才可以吃。

7. 识别可靠的陌生人

(图片来自于@pixabay,版权属于原作者)

好人坏人很难从外表判断,与其单纯的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倒不如教孩子简单的去分辨一些可以信任的陌生人,例如穿制服的警察和消防员、学校里的老师、图书馆的管理员、商场里的保安、商店柜台旁的收银员等等。平时带孩子出门的时候,教孩子认识分辨不同工作的人群,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告诉孩子,万一遇到危险情况,他们应该尽量往公众的地方跑、寻求那些可靠的陌生人求助。

8. 紧急求助拨打 9-1-1

(图片来自于@Youtube-Toronto Police Service,版权属于原作者)

让孩子学会怎样用电话拨打紧急求助号码9-1-1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什么情况下该打9-11以及什么情况下不该打这个号码。

9. 不要在网络上公开个人信息

(图片来自于@flickr.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所以讲究网络安全尤为重要,教孩子不要在网上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地址、学校、电话等等。当然,在现实中,这些个人信息也不应该跟陌生人分享。

10. 和爸爸妈妈之间没有秘密

(图片来自于@unsplash,版权属于原作者)

从小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没有秘密,无论其他人怎么说,都不应该瞒着爸爸妈妈。父母平时跟孩子说话也要注意以身作则,不要跟孩子说类似“爸爸偷偷给你糖吃,不要告诉妈妈哦”诸如此类的话,让孩子觉得不告诉爸爸妈妈的行为是可以有的。

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告诉孩子秘密也有分好坏:好的秘密有包括给小伙伴的生日礼物或者惊喜派对等会让人高兴的秘密,这些秘密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被揭晓;而坏的秘密总是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者害怕,并且想要一直掩埋下去。

11. 去哪里都要告诉爸爸妈妈

(图片来自于@pixabay,版权属于原作者)

教孩子不要自己走开,无论去哪里都应该要先告诉爸爸妈妈,得到爸爸妈妈许可再去。这样家长可以帮孩子判断他们去的地方是否适合,也能够知道孩子的行踪。

12. 出行要结伴

(图片来自于@pexels,版权属于原作者)

虽然孩子还小,基本上不会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范围,即使上学放学也是爸爸妈妈亲自接送(或者接送上校巴)。但及早跟孩子灌输,外出的话要跟小伙伴们一起走,有大路就不要走偏僻小路的道理,对以后也会很有好处。

13. 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图片来自于@SingaporeChildrensSociety facebook,版权属于原作者)

其实从三四岁开始已经可以简单的教孩子身体私密部位的名称词汇,并告诉孩子这些游泳衣遮盖住的私密部位都是不可以让人看或者摸的。告诉孩子他/她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人可以随便看或者触摸,对别人的身体也要同样尊重。

教孩子分辨哪些属于好的身体接触哪些属于不好的,例如互相击掌、摸头顶、拍肩膀、长辈的拥抱等等,又或者医生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检查私密部位,都属于正常的安全的身体接触。爸爸妈妈也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故事书来帮助孩子理解。

14. 相信自己的直觉

(图片来自于@pexels,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家长都应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相信自己

07

家庭安全教育的实用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家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安全教育方法:

窗台不能随便上

这些事情要注意
缺乏成人的看管是造成幼儿跌落的重要因素,父母缺乏对幼儿的看管意识或重视程度不够,看护者因为忽视、疲劳等原因对幼儿看管不力也会造成跌坠事件的发生。
同时,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比如不安全的儿童产品或设施,高层用户用得比较多的飘窗、落地窗,家中未安装防护栏的屋顶、阳台或楼梯,不安全的游戏场所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幼儿跌落。





1.告诉孩子,动画片里演的飞行场景都是虚假的,不能模仿。
2.不要抱着孩子靠在窗边或者阳台边和楼下的亲朋好友打招呼。
3.给玻璃窗或者纱窗装安全锁。
4.确保窗户附近没有让孩子攀爬的东西,以免孩子踩着玩耍出意外。
5.不要把孩子单独反锁在家里,无论TA是醒着还是睡着。
6.提醒孩子不要倚靠外露的阳台、栏杆;家中有幼童时一定要安装防护栏,阳台登高面到上沿的高度在110厘米以上,栏杆设计非横向,以免误导儿童攀爬。

电梯不是游戏间

这些风险要牢记
浙江义乌,一名6岁男童进入观光电梯时,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导致电梯停滞,电梯门半开状态,男童随后不慎坠落。
虽说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但不能凡事都要“熊孩子”背锅,作为父母应该反思的是,对孩子是否进行了及时必要的引导、正确耐心的安全教育。爸爸妈妈的负责是对孩子安全的最有力的保证。





1.独自让孩子乘坐电梯,是最常见的电梯事故原因之一。小孩子缺少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或者被困昏迷,甚至是不慎掉落电梯井,呼救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家长如果不能保证孩子时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也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独自一人搭乘电梯。
2.孩子平日乘电梯的捣蛋行为就应及时制止,安全面前无小事。
3.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应急常识,比如电梯如果停住不动时先按亮每一层电梯的按钮,以防止电梯突然坠落,引发伤害;之后按紧急呼救键或是拨打电梯中的电话求救。

小心烧烫伤

燃气煤气别乱动
室内消防安全不得掉以轻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点滴教育孩子,使之明确危险物品种类有哪些。




  1. 经常向孩子灌输安全概念:告诫孩子不玩火,不携带火种,教育孩子不玩打火机、煤气、电源等。
  2. 对于未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孩子,要严禁他们使用各种火源和热源,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要把这些热源、火源做好隔离,防止孩子擅自操作。
  3. 家中有幼儿时在灶台前加一个防护罩是很必要的,把长锅柄转向灶台的后侧,对着墙壁,而不是对着人站立的一侧,以防儿童够着后烫伤。
    4.帮助孩子了解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直接报警。
  4. 让孩子远离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等危险热源,尽量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6.如果孩子发生烫伤,一定要第一时间用凉水冲洗,并立即赶往医院。

电源电器那么多

使用要规范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受好动、好奇等因素的驱使,很多孩子喜欢“探究”家中的各类电器,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洗衣机清洗衣服等几乎是假期生活的必需。

这就需要家长不但要告诉孩子电器的使用方法,还要定期排查家用电器的不安全隐患,以确保暑期孩子在家中的安全。




  1. 电源插座最好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插座位置较低,则可用茶几、边柜等小家具遮挡。
  2. 告诉孩子电源开关在哪里,如发现电器冒烟、冒火花、有异味时,应立即关掉开关。
  3. 不准将手或导电物插进插座孔中。
  4. 不能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等。
  5. 当电风扇高速运转时,千万不能用手或其他物品去触摸。
  6. 遇雷雨天气时,最好不要使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7. 告诉孩子在使用微波炉时,不能加热带壳(如鸡蛋)、带皮(如玉米)的食物。也不能将加热时间设置得过长,否则容易烧焦食物。
08

“1530”安全教育法则

“1530”安全教育法则是一种科学的安全教育方法,具体包括:

  • 每天放学前1分钟:进行安全小知识教育,如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
  • 每周放学前5分钟:开展安全演练,如消防演习、地震避险等。
  • 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学习安全教育课程,如防溺水、用电安全等。

这种方法通过定期、定量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安全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09

结语

儿童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家庭互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