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镇:从“小北京”到现代化新型城镇
马营镇:从“小北京”到现代化新型城镇
“小北京”是甘肃通渭县马营镇的一张历史名片。这座位于定西市的古镇,不仅见证了中国西北地区从唐宋至今的沧桑巨变,更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从军马牧养到商业重镇
马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牧养军马和茶马互市的基地。《河州志》中提到,传统的古河州榷场成为中心茶马司,朱元璋把茶马贸易纳入政治范畴,将其变成从政治上分化和控制番民的手段,从而把茶马贸易推向规模化、制度化。
到了明清时期,马营镇的商业达到了鼎盛。古镇内商号林立,贸易兴盛,被誉为“小北京”。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的马营镇街道宽敞,店铺鳞次栉比,来自各地的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
马营镇的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马营小曲。这种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形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营小曲以其高亢委婉、欢快嘹亮的韵律,以及短小精悍、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民间久唱不衰。
除了马营小曲,古镇的剪纸、石雕、秧歌等民间艺术也各具特色。每年的庙会和节庆期间,镇上的老艺人们都会身着传统服饰,表演高台和皮影戏,吸引着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观看。
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马营
近年来,在甘肃省“强县域”和定西市“强重镇”政策的推动下,马营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镇在保持其历史风貌的同时,不断注入现代元素,展现出勃勃生机。
“十里华川风情线”是马营镇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之一。该项目以牛谷河为轴线,串联起多个自然和人文景点,包括梯田观光、民俗体验等。游客既可以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又可以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为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马营镇还建立了乡村记忆博物馆。馆内陈列着800余件民俗文物,从马镫、毡弓等生产工具,到剪纸、烙画等民间工艺品,生动展现了陇中地区的耕读文化传统。
在经济建设方面,马营镇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闲置房屋改造为特色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住宿便利,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收入来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马营镇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