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助力雨林保护:西双版纳"小象之旅"的十年坚守
生态旅游助力雨林保护:西双版纳"小象之旅"的十年坚守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孕育出独特的望天树,然而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正面临橡胶林扩张的威胁。"小象之旅"项目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不仅筹集资金修复雨林,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可持续的替代生计,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望天树与雨林危机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望天树(摄影:周晨浩)
望天树,这一仅在中国云南特有的一级保护植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仅能在湿热地带生长。自1974年在西双版纳雨林中被发现以来,这片热带雨林便备受关注。然而,半个世纪以来,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据统计,西双版纳地区约有46.4万公顷的热带雨林被橡胶林所取代,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2.1%。残余的热带雨林仅有约2万公顷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其余被分割为大量不连续的森林片段。
生态旅游:保护与发展的创新之路
2013年,曾任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气象频道副总监的张锡炎移居西双版纳,投身亚洲象保护工作。2015年,他发起了"小象之旅"生态旅游项目,2018年又推动了西双版纳退胶还林、修复雨林项目。经过近10年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 筹集资金超过500万元
- 完成生态修复540亩
- 向村民发放树苗管理费120余万元
- 通过生态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为村民增收200余万元
- 直接受益群众200余人
探访嘉宾在雨林中徒步(图片来源:福特汽车环保奖)
"小象之旅"项目不仅关注雨林修复,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出特色生态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跟随基诺族向导徒步穿越原始雨林,观察望天树、扁担藤等热带雨林特有物种,同时还能体验基诺族的传统文化,如炒茶、割胶和织布等活动。
多赢模式: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并举
"小象之旅"项目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模式:通过生态旅游促进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地附近巴飘、巴朵等村寨的村民通过提供讲解、接待、向导、食宿等服务累计增收超过240万元。目前,基诺乡已有超过23条雨林徒步路线,近10家旅行社参与其中,受益村民达数千人。
基诺乡雨林徒步路线(图片来源:福特汽车环保奖)
2023年,"小象之旅"项目荣获"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旅游路线奖。福特汽车通过"生态旅游项目资助计划",支持具有自然禀赋的乡村通过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生态旅游的未来展望
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增强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更多人开始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生态旅游参与者在雨林中(图片来源:福特汽车环保奖)
"小象之旅"项目展示了生态旅游在保护热带雨林和促进社区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这种模式的成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