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变迁中的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变迁中的新机遇

引用
腾讯
14
来源
1.
https://yd.qq.com/web/bookDetail/a3f3273071eef076a3fec3c
2.
https://www.yicai.com/news/101661894.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20250106/aa59609047074776ad97208bf24e671e/c.html
4.
https://cncih.org/newsinfo/5793630.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11/21/10092766_1076094171.shtml
6.
https://www.gov.cn/xinwen/2019-12/25/content_5463958.htm
7.
http://www.sasac.gov.cn/n4470048/n29955503/n30329277/n30329366/c30158181/content.html
8.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18/content_5669000.htm
9.
http://www.news.cn/fortune/20250106/30265bff9354401db0d89c3c53302f95/c.html
10.
http://www.sasac.gov.cn/n4470048/n26915116/n29772770/n29772795/c29798731/content.html
11.
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4/content_5743079.htm
12.
https://www.pwccn.com/zh/blog/state-owned-enterprise-soe/understanding-the-new-round-of-soe-reform-sep2023.html
13.
http://www.sasac.gov.cn/n4470048/n13461446/n15390485/index.html
14.
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01/content_5739479.htm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这期间,国企改革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再到产权制度改革和国资监管体制建立的多个阶段,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方向转型。

01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企改革历程

1978年至1984年是放权让利阶段,主要通过利润留成提高企业积极性。但这一阶段企业经营自主权有限,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收入反而下降。

1985年至1992年进入两权分离阶段,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业绩,但资金利润率和利税率下行趋势未能扭转,管理者短期主义行为和国有资产侵蚀问题凸显。

1993年至2002年是产权改革阶段,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公司制改革、“抓大放小”战略和“三年脱困”工作,改革提高了国企经营效率,但仍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2003年至2012年是国资监管阶段,以成立国资委为核心,强化了国资监管力度。这一时期推进的股份制改革、央企兼并重组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壮大。

2013年至今是分类深化阶段,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形成“1+N”政策体系,全面推动国企改革。这一阶段改革成效显著,国企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为国家发展与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02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本轮改革以强化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为核心,重点推进市场化机制改革,旨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在科技创新方面,改革强调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行业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同时,优化科技成果披露、评价、评估、交易机制,推动畅通企业内部成果转化通道。链长企业与用户企业要双牵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融通发展。

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改革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70%,2024年1至11月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投资总额比重首次突破40%。按照此前制定的目标,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要达到35%。

在市场化机制完善方面,改革重点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及中长期激励机制。目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已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共22万人。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到2024年,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在央企和地方国企二三级子企业的覆盖面要不低于70%。

03

改革成效与未来展望

经过持续改革,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优化、市场化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机制需持续完善等。

展望未来,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预计支持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将继续推出,科改示范行动深化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联合体将加快建设。

04

典型企业改革案例

以中国船舶集团为例,该集团按计划、分阶段推进重组整合,有序整合集团内新能源、动力机电、试验研究、特种船等业务,实现集约化发展。目前,管理的二级单位户数已由“两船”重组时的147户减至84户,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减至70户左右,优化幅度超过50%以上。

再看中国广核集团,该集团研究制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方案,提出了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科技型环保强基和未来产业启航七大产业发展计划。对照国家战新产业分类,中广核“6+1”产业基本都属于战新产业范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75%。

05

结语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放权让利,到如今的深化提升行动,每一次改革都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有企业正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