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咸阳博物院:张锦秋设计的建筑美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咸阳博物院:张锦秋设计的建筑美学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03485939_735537
2.
https://shaanxi.china.com/fangjian/20000885/20241225/25945492.html
3.
http://sn.people.com.cn/n2/2020/0608/c380804-34071981.html
4.
http://sl.china.com.cn/2017/0815/24565.shtml
5.
http://m.cnwest.com/cyzx/a/2024/03/26/22472816.html
6.
https://www.sxdaily.com.cn/2019-09/03/content_8033424.html

在渭河北岸、五陵原下,一座承载着秦汉文化精髓的建筑群即将揭开面纱——秦咸阳博物院。作为大秦文明园的核心板块,这座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的博物院,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展现秦汉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

01

北斗七星布局: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

秦咸阳博物院的主体建筑设计,借鉴了秦咸阳宫建筑群的规划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建筑完美结合。整体布局以北斗七星为蓝本,各单体建筑按照“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理念分布,象征着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

建筑平面以北斗七星中的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五星组成对称布局,以玉衡为中心确定的轴线,设定在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中轴的延长线上。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中轴对称的恢宏大气,还兼具不对称布局的自由气息,完美展现了秦汉建筑的豪放古拙与刚健质朴。

02

秦汉建筑元素的现代演绎

张锦秋大师在设计中巧妙融入了秦汉建筑的典型特征,使博物院外观呈现出秦汉宫殿的雄伟气势。主体建筑采用高台建筑形式,将陈列区设于一层高台之内,旅游服务等公共活动区设于高台上的“殿堂”之中,完美再现了秦汉宫殿“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风格。

复道行空的设计理念也在博物院中得到体现。7座单体建筑通过不同标高的复道(架空廊道)相连,复道采用透明玻璃幕墙,让游客在行走其间时能感受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03

园林景观:天人合一的环境观

博物院的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借鉴了秦汉园林文化的精髓,将水景仙岛、景观瀑布、旱喷水雾、景观树林坡地等元素与建筑自然围合形成庭院空间。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更开创了中国园林景观绿化的新格局。

在博物馆南面,一处象征“天汉”——银河的景观水体采用旱喷水雾形式,营造出如梦如幻的仙境效果。主入口处设置横桥,从入口广场飞跨“银河”,直通建筑的二层平台,平台前是从“天”而下的水幕,横桥由低而高、近宽远窄的设计,将建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04

功能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博物院内设置秦文化馆、汉唐壁画馆、汉兵马俑馆、珍品馆和临展馆共五个陈列厅,大量因原展馆有限容量未被展出的咸阳地区出土珍贵文物,也将在此予以展示与保护。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阅览区、报告厅、4D电影院以及咖啡茶座休憩区,这些文化服务消费空间和设施,把博物馆从单一展览功能升级到多功能,使咸阳博物院成为搭建文化交流、促进都市生活的场所。

秦咸阳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不仅是对秦汉建筑美学的传承,更体现了张锦秋大师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应用于当代建筑的创新理念。这座即将揭开面纱的文化殿堂,必将成为展示秦汉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秦汉文明、感受建筑美学的绝佳去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