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氧气的发现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氧气的发现之旅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A1%E5%B0%94%C2%B7%E5%A8%81%E5%B0%94%E6%B5%B7%E5%A7%86%C2%B7%E8%88%8D%E5%8B%92/8786358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A1%E7%88%BE%C2%B7%E5%A8%81%E7%88%BE%E6%B5%B7%E5%A7%86%C2%B7%E8%88%8D%E5%8B%92/8786358
3.
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14-04/26/content_1422551.htm
4.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D%A1%E5%B0%94%C2%B7%E5%A8%81%E5%BB%89%C2%B7%E8%88%8D%E5%8B%92
5.
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information/948662d6-4df4-4b42-b240-0b98563dbe46
6.
https://www.beautifulchemistry.net/scheele-cn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E5%A8%81%E5%BB%89%C2%B7%E8%88%8D%E5%8B%92
8.
https://worldscience.cn/c/1994-03-28/633201.shtml

1772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气体。这种气体能够使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甚至让熄灭的火柴重新复燃。舍勒意识到,这种气体可能是空气中一种未知的重要成分。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火气”,这便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氧气的时刻。

01

从药剂师学徒到化学家

舍勒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一个商人家庭,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14岁时,他来到哥德堡的独角兽药房做学徒。在药房老板马丁·鲍西的影响下,舍勒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化学著作,甚至不惜牺牲睡眠时间。鲍西曾写信给舍勒的父亲说:“他把一半睡眠时间用在阅读那些对他来说还过于高深的著作,损害了他的健康。”

学徒期满后,舍勒先后在马尔默、斯德哥尔摩等地的药房工作。1770年,他在乌普萨拉结识了著名化学家索尔本·奥拉夫·贝格曼,这为他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1775年,舍勒在雪平定居,经营药房的同时继续进行化学实验。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02

氧气的发现之旅

舍勒发现氧气的过程充满了偶然与必然。1772年,贝格曼建议舍勒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的性质。在实验中,舍勒将软锰矿与浓硫酸共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

2 MnO2 + 2 H2SO4 → 2 MnSO4 + O2↑ + 2 H2O

这种气体具有极强的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舍勒随后发现,加热硝酸钾或氧化汞也能产生同样的气体。通过一系列实验,他测出这种“火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舍勒还观察到,这种气体不仅能促进燃烧,还能支持动物呼吸。他将昆虫置于充满“火气”的容器中,发现它们能存活更长时间。

03

重大发现的意义

舍勒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空气的认识。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舍勒首次提出空气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助燃助呼吸的“火气”,另一种则是不能助燃的“秽气”(即氮气)。

这一发现不仅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更为后来的化学革命奠定了基础。舍勒的实验方法和观察为拉瓦锡等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线索,最终导致了现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舍勒的发现记录在他的著作《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由于出版商的延误,这本书直到1777年才面世。尽管如此,舍勒作为氧气发现者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与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几乎同时独立发现了氧气,因此他们共同享有这一重大发现的荣誉。

除了发现氧气,舍勒在化学领域的贡献还有很多。他发现了氯气、氢氟酸等多种物质,对有机酸的研究也有重要贡献。他还发现了银盐在光照下分解的性质,为后来的摄影技术奠定了基础。

舍勒的一生充满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他习惯亲自“品尝”发现的化学元素,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最终可能也导致了他的早逝。1786年,年仅43岁的舍勒因健康状况恶化去世。但他的发现和贡献永远铭刻在化学史上,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