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济大学:多语种人才的文化桥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济大学:多语种人才的文化桥梁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edu/20240624/de3ed278446e47ecac1358d80a43545a/c.html
2.
https://tzb.tongji.edu.cn/65/0c/c3962a91404/page.htm
3.
https://www.tongji.edu.cn/ddh12/info/1022/1184.htm
4.
https://edu.sh.gov.cn/study_cn_news/20240403/c5634cfbad22477eafc506d51ccc5f56.html
5.
https://www.mdit.edu.cn/info/4652/96460.htm
6.
https://www.islandwellnessmarket.com/info/4957/96461.htm
7.
https://www.yingyushijie.com/information/institutdetail/id/60/categoryId/24.html
8.
https://sfl.tongji.edu.cn/9190/list.htm
9.
http://www.shedunews.com/shanghai/con/2021-03/01/c5678.html

同济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多语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多语种人才。通过多学科综合优势,运用话语分析等方法,探讨语言文化对接机遇,为国家对外话语能力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同济大学不仅以德语见长,还广泛涉及其他语种,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

01

历史传承:中德合作的典范

同济大学的多语种教育始于其与德国的深厚渊源。早在1907年建校之初,同济就以德语教学为特色,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平台。2022年5月,学校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包括成立中德博士生院、建设中德联合研究中心等,进一步深化了中德教育合作。

02

国际化战略:全球视野下的多语种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实施“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中德、中法、中意等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构建了全面的国际合作网络。学校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保持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济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例如,学校在佛罗伦萨海外校区开设暑期营,利用当地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03

“一带一路”:文化桥梁的新使命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同济大学积极在沿线国家举办留学展,推广中华文化,培养国际人才。2024年3月,学校代表团先后赴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参加HSK留学中国与就业展,向当地学生和家长详细介绍同济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

04

创新实践:多语种人才的培养模式

同济大学在多语种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学校推行“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例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立“未来城市与建筑”国际博士生院,面向国内外研究生开放课程。

05

成果与展望:多语种人才的桥梁作用

同济大学培养的多语种人才已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更拥有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能力,为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未来,同济大学将继续深化多语种教育改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的多语种人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