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唐宫夜宴》:文化创新的中国实践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唐宫夜宴》:文化创新的中国实践
在《大国大民》一书中,作者王志纲通过行走中国大江南北,深度参与多个省、多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展现了中国各地独特的文化气质。他指出,文化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和《唐宫夜宴》等文化节目,正是通过创新方式传承传统文化,成为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
《中国诗词大会》:让诗词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节目,自2016年首播以来,已成功举办9季,成为广受欢迎的文化品牌。节目通过竞赛的形式,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词之美。
节目采用多种创新形式,如“飞花令”、“超级飞花令”等环节,让诗词竞赛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节目邀请康震、蒙曼等知名学者担任评委,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学术性,也让观众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唐宫夜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节目,以独特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迅速“出圈”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据统计,该节目在微博累计观看量超过4776万次,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高达10.2亿。
《唐宫夜宴》的成功在于其创新性的表现形式。节目通过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完美结合,营造出“博物馆奇妙夜”的梦幻效果。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舞技,生动还原了唐代乐舞俑的形象,让观众仿佛穿越回盛唐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对唐俑文物及古画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妆容、服饰到仪态、道具,都力求还原唐代风貌。为了呈现唐代女性的丰腴之美,演员们甚至在嘴里塞医用脱脂棉球,穿上海绵假体衣,完美复原了“唐宫小姐姐”的形象。
文化创新背后的国家文化战略
《中国诗词大会》和《唐宫夜宴》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对文化创新的大力支持。在“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创新,加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些文化创新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正如《大国大民》中所言,文化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守正创新,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和《唐宫夜宴》等文化创新节目的成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新活力。它们不仅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大众生活,也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正如《大国大民》中所强调的,文化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文化创新作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